第127章 二三联手(第2/2页)

林如海亲自选了十几本书,写信交代徒元义禁闭养伤期间好生读书,好好学一学什么事谋定而后动,免得日后行事依旧这般鲁莽冲动。

皇家的亲情素来寡薄,除夕宫宴上少了一个儿子出席,也不影响皇帝与宫妃、子女表演家庭和睦、父慈子孝。

宴上觥筹交错,鼓乐齐鸣,一派歌舞升平,皇孙徒承基忽然扯了扯父亲的衣袖,小声道:“父王,七叔今日没有来吗?莫不是与母妃一样病了?”

年下府上忙碌,四王妃受了寒,因想着年里不好请太医,也没吃药,想着风寒捂出热汗许久好了。不想这一捂,风寒没好,却彻底病倒了。饶是如此,四王妃也坚持不敢叫太医,怕传到宫里,说四王府触霉头,只让府医看了。

四王妃眼下病得不能下床,自然不能参加宫宴了。徐侧妃自请留在府中照顾王妃,只徒元义和徒承基父子却万万不能缺席宫宴。

徒元明将干果盘推到儿子面前,低声吩咐道:“回去说,莫要多问!”

徒承基听话,乖乖吃干果,坐在徒元明旁边的三皇子却大声笑道:“承基是问你七王叔吗?他啊,被你皇爷爷罚了禁闭了。”

徒元启接话道:“承基问起你七王叔,莫非是担心他了?听闻你与他惯是要好,怎么他的事情你父王竟然没告诉你吗?”

徒元灿和徒元启一唱一和,故意扬高了声音,旁人不想听到也难。

提到这个在年终尾祭这样重要场合打人的儿子,皇帝皱了皱眉头。对于徒元义,皇帝对他的感受就是从幼时无视到少年时慢慢看重,到成年时的失望,再心软,又失望。昨日才发生了打架的事情,这会儿皇帝根本不想听到这个名字。

见皇帝皱眉,吴贵妃笑着为皇帝的空杯斟酒,似是闲话家常道:“陛下,您也太狠心了些,不过是兄弟间打架罢了,要罚也该等年后再罚。您看,这下子四殿下不是来给小七鸣不平来了呢!”

“贵妃,今日是阖家欢聚的日子,何必拿这些给陛下添堵。”皇后淡淡地看了一眼吴贵妃,对着皇帝语气放软了几分,“陛下,稚儿这孩子素有孝心,连日都在他母亲床前伺候,昨日不曾参加尾祭,自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今日家宴,稚儿没有看到小七,想来就是想他七叔了,随口一问罢了。”

“稚儿,可是如此?”皇帝开口,丝竹之声暂停了下来。

徒承基忙出席,叩头道:“皇爷爷,七叔前些日子答应带我放焰火。他素来守诺,今日没来,孙儿才问父王七叔去了哪,并无他意。”

徒元明亦上前道:“陛下乃是君父,儿臣等唯父皇之命侍从。原是七弟犯浑在先,儿臣心中绝无怨言。稚儿只是记挂着老七陪他玩罢了,绝无不平之意。”

“罢了,朕也不是要问罪,慌什么。今儿家宴,老七没来,谁都不记得他,唯独稚儿记挂着他七叔,可见这孩子是个长情的。”皇帝笑了笑,“陈新,将前儿西郡进贡的翠玉如意赏一柄给稚儿。”

“诺~”大总管笑着应了,吩咐手下奴婢去库房取玉如意。

“谢皇爷爷赏赐,孙儿恭祝皇爷爷新年如意。”徒承基叩谢后,与父亲退回自己的席位。

徒元启和徒元灿没料到皇帝这般反应,一时笑容都淡了几分。待其他皇子上前向陛下敬酒说祝酒词,宫宴方才恢复了丝竹雅乐。

宫宴结束,徒元明带着儿子出宫,在宫门前又遇到了二皇子和三皇子。看到两人并肩而行,徒元明若有所思:自通天坊一案后,老二和老三似乎走的近了,不晓得其中有什么谋划。

若说二人之中有一人放弃争夺,转而支持另一人,徒元明是万万不敢相信的。眼下两人相交,左不过是有共同敌人而结成的利益联盟。他们联手要对付的是谁?禁闭中的徒元义,亦或是他,又或是其他所有兄弟?

因前一年的诸多事端,除夕并没有往年热闹。然而到了正月,却仿佛将原来的不顺都抛却在了前一年。各府都忙着四处走动,拉拢关系,被罚了禁闭闭门不出的信郡王府就成了其中一股清流。

自尾祭打架后事件后,徒元义首次中断了风雨无阻的练剑。坊间已有谣言说徒元义在雪中罚跪后,腿废了。因这个谣言,为徒元义诊断的太医遭遇了无数想要探听徒元义病情的人。

太医久历世情,给出的答案模棱两可,只说信郡王伤了膝盖要静养数月,至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却是只字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