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王子腾殁(第2/2页)

“此事大可慢慢谋划,不必这般心急处置。”

林云星不语。

“我并非责怪你,也知你急于办完此事,是为了林家。更是怕这件事拖久了,越发难以处置。你是林家的女儿,但林家并非你一人,不必将全部责任担在自己身上。”林如海语重心长道,“京中不必姑苏和扬州,当多在意一下姑娘家的名声。”

“父亲所言,我心中都知道,但我不在乎。所谓名声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他们能够传我什么闲话,不外乎女子在外抛头露面云云。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又何必在意些许流言蜚语呢?”

林如海有些无奈:“你这脾性,也不知道像了谁。”

火灾后,京兆府确实发现了荒宅被封的密道,因不曾烧死人,京兆府果然将这场火视为是隐湮灭证据所为,全力调查隐的罪行,追捕其余孽,没有在意这些旁枝末节。

肖杀一伙逃走后,京兆府联合守备府满城通缉,倒是抓到了几个党羽。根据他们的供词,当日从林云星手上脱身后,肖杀便以利于隐匿为由令众人分散出城。他武功高强,当日又蒙面没有露脸,没有同伴负累后,独自一人想要混出城或藏起来都很容易。

缉捕中落网的杀手加上通天坊被擒的管事,京兆府审出了长长一串名单。有在通天坊出入的“贵宾”名单,也有隐内部人员名单。京城之中又有不少官员牵连其中,唯独隐的主人呼之欲出,却始终没有被揭开庐山真面目。

林云星亲眼见到忠顺在通天坊出现,推测通天坊是有人见过忠顺亲王的。可这些人不招供,林云星也不能跑去京兆府大牢说自己暗入通天坊时见过忠顺亲王。

过来几日,终于有人熬不住,开始招供。然他们招供出来的却是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眼下正奉旨查边的九省都检点王子腾。

王子腾曾任京营节度后,掌京营,若说他在京中暗中建立起隐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是有这等实力的。要建立这样一个组织,必定有皇族参与其中,这个人选自然就是生前与王子腾有些往来的大皇子。

加上通天坊的贵宾名单中,无论普通客人还是与隐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基本都有爵位或官职。王仁这个既无爵位官职,又无功名的人混在其中甚是惹眼。王仁的存在就是王家在通天坊地位特殊的明证,且通天坊不少仆役都能证明在坊内见过王子腾,只是不知其身份。

大皇子死了,王子腾出京查边,通天坊群龙无首,因此为内部人员出卖,以至于全线瓦解。这样的剧情何其顺理成章啊!

然朝廷派去拘传王子腾归案的钦差尚未出京,王子腾在返京途中偶感风寒,用了赤脚郎中一剂汤药一命呜呼的消息就先传回了京城。

奉旨查边的一品大员在公务返京途中病了竟是寻个赤脚郎中看病,还一副药吃死了人,实乃奇闻。若说药无效,风寒日久去世便罢了,风寒之症一副药要了性命,说这药没问题,谁能相信?

可偏偏王子腾就是死了,案子到了这里仿佛重复了盐案时大皇子被杀的局面。

王子腾成了死人,无法自辩,墙倒众人推,这主谋的帽子就牢牢地套在了头上。其死讯传回,尚在议罪,又有御史揭发王子腾任上亏空军饷。皇帝顾念旧情,没有株连王氏一族,却要王家补足亏空,王家一夕倾覆。

王子腾任上到底有没有亏空,亏空多少,谁也不知道。反正最后王家的家产全部抄没了,唯独女眷带出了自己的嫁妆走。王子腾的夫人带着女儿和嫁妆出走,王仁无处可去,跑去与出嫁的王熙凤要盘缠回金陵。

王熙凤耐不住王仁纠缠,给了他一百两路费。不想次日,王仁被人从护城河捞上来,随身携带的一百两却没了踪迹。官府以劫财落案,到了年关抓了个大盗,认下了此案。

王子腾、王仁相继死后,林云星便让叶逍加派人手保护薛蟠一家。不久后,果然有人对薛蟠出手,幸林云星加派了护卫,终是有惊无险。对方一次出手不成,许是有所顾虑,并未继续出手。

不久后,通天坊一案落幕,徒元义返京,便到了年下。

去年因盐案之故,不少官员落马,以至于京中安静了数月。今年因通天坊一案,又有无数人被牵连,以至于京城的新年都少了几分喜气,多了几分肃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