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桐丝为念(第2/2页)

知道是学琴,并非学武,林黛玉松了一口气,高兴道:“女学也有教琴,不过先生没有姐姐弹得好。”

贾琏为三春请的女夫子琴棋书画都会,但并无专精某一门。林家带来的那位女夫子善书画,弱于琴,但教导入门已绰绰有余。林黛玉于书法、诗词一道颇有灵气,在家时,林如海常亲自指点。林云星精于琴,便亲自教导妹妹七弦琴。

林黛玉和林砚学习安排的满满当当,并不用如何费心。次日,林云星便去公主府赴三公主之约。

贾琏在衙门当值,公主府只有三公主一个主子。三公主一见林云星便甚是欢喜,拉着她参观自己的公主府。

两人正在花园说话,便有管事过来禀告:“殿下,七王爷带着四王府的小公子前来拜访。”

“琏哥不在家,七弟怎么来了?”三公主有些意外。

徒元义与三公主因是异母姐弟,接触不多,交情泛泛。反而是贾琏与徒元义关系不错,比邻而居后,出入对方府上极为随意。然徒元义虽常来府上,却都是贾琏在时。

徒元义这会儿过来,还带着四王爷府上的小公子,三公主不免惊讶。

三公主不知其来意,林云星倒是猜到了几分,然并未接话。

对于自己因何带着记忆成为林家长女,林云星以为这将个无解的谜题。若非无师自通的武功,她甚至可能将那无痕迹的前世当做一场梦。直到在扬州码头再见到叶兰义,林云星以为自己寻到了真相——许是相爱不得相守的执念将她带来了这里。

可当她满是欢喜地追上去,旧时音容依旧,那人眼中却是全然的陌生。

林云星不明白,若她为叶兰义而来,他为何会忘记过往。他们之间的一切,不该只有她记得。后来她知道,他不叫叶兰义,是皇朝的七皇子徒元义。那么,林云星也只当自己认错了人,直到运河之上看到对方出剑。

林云星曾经探听过此界江湖势力,没有叶兰义的师门九宫山天工阁,江南也没有溪东林氏无为山庄。溪东林氏绝学因她在此现世,九宫派剑法又因何流传?恰好会这剑法的人还有着叶兰义一样的容貌。

若说剑法和容貌都是巧合,徒元义登船时却用了一招风撼桐丝。这是当年他们同闯□□,叶兰义临阵自创于细绳上行走的轻身功法。恰好当时林云星以七弦琴破□□圣女魔音,琴弦又称桐丝,叶兰义想到那句“风撼桐丝带月明,羽人乘醉秋声【注1】”,便以风撼桐丝为名。

自己以为刻骨铭心的东西,对方却已经忘却。若忘得彻底也就罢了,偏偏他还记得自己的武功,只将她忘了。久别重逢的喜悦被怒火所取代,虽已确认徒元义便是他,林云星也没有选择相认。

林云星正在徒元义忘记前尘的怒火中,他偏偏又自己缠上来问东问西,便给他出了难题,将“桐丝”的模型交给了他。

传说九宫山天工阁祖师是欧冶子传人,九宫山弟子善剑法,天工一脉在剑法之外还善于铸剑。叶兰义便是九宫山天工阁嫡传弟子,他们相识于桐花盛开之时,故喜桐花。定情时,叶兰义亲铸一双银镯,名桐丝。桐丝既是琴弦,又暗喻桐花之下的情丝。

身在江湖,少不得与人动手。为了不影响出剑,林云星不喜诸多配饰,凡是喜实用。叶兰义铸桐丝,自也用了许多心思。桐丝外观镂刻桐花,内部中空藏有桐丝,算得一件奇门兵器。

那双镯子,林云星前世极为喜欢,几乎从不离手。后叶兰义先她而去,她将其中一只镯子放入棺中陪葬,希望那只镯子替她相伴爱人左右。另一只她依旧戴在手上,也仿若心爱之人依旧相伴。

叶兰义离世不过三载,林云星便成了如今的林府长女。因旧事难忘,便使人打了一支桐丝的模型。银楼的银匠没有天工阁那般材料和技艺,林云星也不愿旁人来镂刻桌子上的桐花。故此后来的那只相较于真正的桐丝,不过是徒有其形。既无内藏的桐丝,也无镂刻的桐花。

林云星要徒元义解开桐丝的秘密,其实是希望他自己可以记起来。桐丝于他们意义非常,若徒元义能记起桐丝,自然能够想起他们曾经经历过得一切。

徒元义得到线索三年不曾解开,让林云星很不安。心中越是不安,越不敢过问,只当自己早就不将此事放在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