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煽风点火(第2/2页)

贾政听得心中火热,立即让人去传了贾宝玉过来。不一会儿,贾宝玉便到了书房,看到贾政就是一副畏畏缩缩的模样。这是老贾家的传统——儿子见老子宛如老鼠见了猫。

见贾宝玉这副模样,贾政便有不喜。招了宝玉上前,考校了一番,他答得牛头不对马嘴,错漏百出。

贾政气得拍桌咆哮,贾琏端坐一旁,偶尔宽慰几句。只他不开口还好,一开口,贾政就更生气,一把抓了贾宝玉就要上手揍。不想手刚举起来,贾母和王夫人便呼天喊地地追了过来。

贾琏听到外面声响,立即放下茶盏,佯装劝架。

原来贾政派人去叫时,贾宝玉正与袭人在房中玩闹。听到老爷找他,便觉不妙,一面让袭人去请老太太和王氏,一面来了书房。贾母道老子要见儿子天经地义,状似不在意,却令琥珀来前院打听。

琥珀在外面听到贾政咆哮声,便迫不及待去后院报信了。贾母得知后,当下带着王氏匆匆追了过来。

“我的心肝儿,你这是要我的命啊!”贾母进门见贾政举手要打,一把抱着贾宝玉道,“你个孽障,好端端又来打我宝玉。你若容不得我们,我们回金陵去便是了。”

王夫人立即跟上,开口就哭珠哥儿。

贾琏嘴角微抽:老太太威胁人的方式和王氏求情之法真是十年如一日。

不过招式不在老,有用就行,贾母用这一套,就牢牢把持住了贾赦、贾政。迄今为止,唯一一次失手是贾赦不同意与甄氏联姻。至于王氏——

贾琏心道贾珠也正是倒了血霉,说来他这位堂兄在世时有些小迂腐,心理素质不太好,但上进心是有的。贾珠读书可不会像贾宝玉这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正因为读书还算刻苦,落榜后才会难以接受,把自己作死了。

贾珠死了多年,王夫人对他的孀妻幼子并无半分爱屋及乌,多加关照。反而每每打着他的名头用来“解救”贾宝玉于水火。若王氏真对贾珠之死这般痛心,难道不该善待贾兰一二吗?哦,对了,在王氏看来是李纨和贾兰母子“克”死了贾兰呢!

“二叔,我早就与你说宝玉的事情该由老太太做主才是。”贾琏趁机道,“琮儿这边我定了,环哥儿和兰哥儿也让他们的娘做主吧!反正人我请来,来不来自便。”

贾琏溜之大吉,留下贾政对付贾母和王氏的眼泪攻势。原是老子教训儿子,如今贾宝玉逃过一劫,贾政倒更像是被教训的儿子。

过了几日,贾琏果然在府上安排了一处院子,请了周举人来给贾琮几人开课。李纨和赵姨娘听说贾琏请了举子给府上的孩子开蒙,欢欢喜喜将人送来了。李纨还为他儿子准备了拜师礼,可见周到。

贾宝玉也来了,不过读了半日,便不愿与贾琮几个小学童读书,借口肚子痛跑了。周举人早就得了贾琏准话,确定贾宝玉带着书童走的,便不再过问。此后,贾宝玉读书依旧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直到小课堂就剩下贾琮、贾环和贾兰。

贾兰是最乖的学生,他虽是侄儿辈,却是三人中最年长。贾兰每日都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功课也是最好。贾琮是有贾琏派人跟着,每日不能迟到早退,贾环因就贾琮一个玩伴,便也在学堂里混着,总能学几个字。

贾宝玉这边贾母纵着,贾政管不得,私塾、家学两头空。

贾琏叹息之余,心下实则一松。贾宝玉若真上进了于家族未必是好事,毕竟还顶着衔玉而生的名头。他设计贾宝玉去读书,原想着贾宝玉纵然不求仕途,也不该做个纨绔草包。然贾宝玉不愿意,那他又何必费心,只看着他日后不要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就是了。

贾兰、贾环和贾琮终于入学,那头贾母派去扬州接林云星姐弟的管事也到了。

正如贾琏所料,明年三月林家就要除孝,林云星必然不会在此时回京。林云星是不拘泥于礼法的人,可她的弟弟将来要走仕途,她的妹妹日后要议亲,她又怎么会为了这小半年让弟弟妹妹留下守孝不用心的把柄。

林云星不仅没有回京,还因贾府三番两次不合时宜的邀请,将贾母派去的管事训斥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