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广州2021(2)(第2/3页)

商家们个个低头忙碌,没人注意苏敏官的异样穿着。

林玉婵回头看一眼苏敏官,眼带挑衅:敢不敢来试试?

他警惕地环顾四周,微微一笑,踩着地上的纸箱和胶带,信步走入人群。

不就是个升级版的旺季货运码头。他还怕这个。

--------------------------------

“拿货价多少?三件能开单吗?好,每个颜色一件……这件清货?就拿一个。加价十块带走,唔该……”

林玉婵径直走到男装区,模仿打包客的语气,快速扫货。

捡来的男朋友身无长物,林玉婵推算,要在盛夏的广州保持良好个人形象,至少得准备一周的换洗衣物。在十九世纪没有空调电扇的时代,他的衣箱里就常年满满当当,够他一天换三次,时刻清清爽爽。

那些廉价爆款是肯定不会给他穿的,那是暴殄天物。林玉婵挑的都是偏中高档的基本款,十三行卖一百一件的,重重转运到大商场可能就要几百上千。她一个全靠奖学金助学金生活的大学生,也只有在这里,才有底气敞开了买买买。

她抱了一包上衣裤子,扭头一看,咯噔一下,苏敏官不见了。

“阿妹。”

原来就在两个摊位之外,人太多,找不到。

这人到了批发散货集散地,很快如鱼得水,摸清基本规律,开始自己给自己挑衣服。一边拣货还一边跟卖家闲聊。说也奇怪,平时对零售客人不屑一顾的批发商,见了他都忽然耐心翻倍,灵敏的商业嗅觉察觉到眼前这位也是同道中人,于是半是客气,半是拉拢,和他相谈甚欢。

当然苏敏官也没浪费人家时间。几句话工夫,货包好,摊位的信息也套了个七七八八。

“……等等,”林玉婵目瞪口呆,“你用打包价,买了一样一件??”

“打包价”是指十件以上的批发价。一般是长期合作的熟客才拿得到。

苏敏官朝她眨眼,拍拍那老板的肩膀,说笑几句,信步朝她走来。

林玉婵又惊又喜,正想向他讨攻略,看到他手里的几件“国潮复古棉麻中国风唐装男”,欲哭无泪。

“等等,这是中老年专款……”

苏敏官微怔。这可是全场他唯一觉得有点眼熟的……

林玉婵很大度地掏钱:“没事。苏老板开张大吉。”

他抿嘴,拿过那几件衣服,又跟老板低声交涉几句,轻轻松松把那几件“中老年唐装”给退了。

都二十一世纪了,总得跟上时代的潮流。阿妹说老土就是老土,他不多问。

专心跟着她,悄声问:“那人说要‘带我出道’,一个月八千,什么意思?”

原来被老板看上了。近来十三行批发商与时俱进,不仅做线下,也开始转战网络,用直播的方式节省中间环节和成本。

林玉婵不假思索说:“让你穿上他们的衣服直播带货。别签。你的肖像权值钱。”

以他这张脸,直接荧幕出道都不是问题。当个“中老年唐装带货主播”……

这家销量估计直接蹿升十三行第一。

苏敏官马上也笑:“赚了钱不论多少都归他,给我一点死薪水……啧,包身工。”

林玉婵朝他竖大拇指。一下就看透了网红经济的本质。

就算他真的进军直播业,也是当网红们的老板,才不会给人打工呢。

她不是真正批发客,转了半个钟头,已经拿够需要的衣服。苏敏官顺路给她看上几件裙子。他对女装的审美倒是很在线,几件裙子都是近来流行的西式清新复古风格,配色也很舒服,挂到高档购物中心至少四位数起。

林玉婵心算花销,十几件高质量尾货,总共一千出头,当真白菜价。

忽然想起当年他带她逛当铺,捡漏高定华服的那一天。

那时她还在创业初期,穷得寒酸,三十两银子心疼半天。

风水轮流转。唯一相同的是,她如今依然没钱……

不过,看到他穿着浅色polo衫、休闲宽西裤和草编鞋的形象,宛如度假中的总裁,她觉得这钱花得好值啊!

然后带他去临近的超市。苏敏官对各种食品的价格感兴趣,她让他乖乖在一层参观。然后自己去二楼,抱了几包男袜和内裤。

苏敏官见了她,有点犹豫:“阿妹,方才那个一个月八千的活计,我是不是该答应?”

林玉婵:“??”

他低头,指指底层货架。

“这么细这么白的盐,”他低声感慨,“能买六千斤。”

一包大众品牌加碘食用海盐,500克,零售价1.35元,全广州的超市都差不多这个价。

然而在百余年前的大清,盐是珍贵货品,被盐商垄断经营。百姓吃的含杂质的粗盐,也得卖到一斤五十文铜钱。“洋药”税收不足时,还经常会被加税。至于这种纯白细腻质地的盐,是达官贵人专享。有时能卖到近一百文一斤,而且一斤只算十二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