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第2/3页)

高位接盘的新股东可能会怨声载道。但对林玉婵来说,她平均每股的成本只有不到一美元,依旧还有十几倍的赚头。这点跌幅根本砸不疼她。

不过,今日抛售股票实在太吃亏。林玉婵寻思,这种黑天鹅事件造成的股价跳水,公司基本面未受影响,必会有投机客趁机抄底,股价也会慢慢回升。等过一阵,到了东部,再去纽交所择高售出,最大限度地薅一把资本家的羊毛。

“阿福怎么样?”她咬一口苏敏官递来的面包,觉得柑橘酱未免太多,又抿咖啡,“你还是劝劝他,让他辞工养病吧。这么拖下去,怕是不妙。他若还不清船费,我出。”

苏敏官脸色暗了一暗,刚要说什么,忽然餐厅侍者满面笑容而来。墙上的时钟敲响九下。

“中国夫人,有位托马斯·爱迪生先生,声称跟您有约。”

-------------------------------------

在林玉婵的坚持下,苏敏官还是带她去了一趟铁路工地。

被扒掉的铁轨已经接好,预计明日便能通车。利用自己的大股东身份,林玉婵成功插队,给陈兰彬、容闳、还有几十学童,都定到了连在一起的座位。

工地上重新出现了白人监工,只不过他们不同以往,不再像对付奴隶一样对待这些瘦小的华人。根据罢工协议,铁路公司撤换了原来的监工,新招了一批人。这些人得知华工们居然组织击退了“血腥查理”团伙,对他们敬畏又好奇,目前相处还算客气。

为了避免暴露“资本家内奸”的身份,林玉婵换上华埠妇女常见的青色布袄,蒙了头巾,带一篮子青菜,假作探亲家属,用假名登记,进入工地栅栏门。

白人监工对华人脸盲,问都没问一句。

当然苏敏官没让她接近黑尘漫天的现场。而是在工人休息的小屋里,让阿羡洗干净手,给她泡茶。

歪歪扭扭的木门口贴着公司和工人签订的最新协议:

一、月薪增至32美元,中国新年有奖金;

二、工时缩减至户外工作10小时,隧道工作8小时,遇恶劣天气酌情再减;

三、工伤赔偿补助细则;

四、华工住宿条件改善,建造能抵御风雪的木屋;

五、拨出一节车厢,设立华人商店,定期从旧金山华埠进货,成本价售卖中式食材、鞋帽、纸张、茶叶等。

这是苏敏官带领华人们端着枪,半夜激烈谈判的结果。斯坦福先生晚宴重挫,被自己的股东当众跳反、被竞争对手暗中插刀,为了面子,也为了尽快复工拿到政府补贴,不得不做出极大让步。

虽然没能达到和白人同工同酬,但成功地缩短了工时,改善了工作和居住条件,众人也十分满意。

林玉婵略略问了问细节。斗争的过程和自己的“无产阶级大团结”略有不同,更接近耶松船厂的帮会式行动。这也是海外华人们更加习惯的团结方式。

华工们喜气洋洋,赤着精瘦排骨的上身,小心翼翼跟她打招呼。

“恭喜啊,妹妹!”

林玉婵脸红。得,全知道了。

她参观华人商店。精明的资本家为了节省人力,商店设为自助式。华人自由拿取物资,每周派人来补货结账即可。欠款从工钱里扣,不怕华人赖账。算是个超市的雏形。

在“超市”的一隅,辟出约莫一平米的地方,摆上了“洪顺堂”的木牌,周围香烟缭绕。原先竖在荒野里的各种神位牌位,终于有了个遮风挡雨的屋檐。

在小神龛的正中,摆着一个从华埠加急定做的、十分正式的乌木灵牌,上面寥寥几个字,“江门陈阿福之灵位”,前面供着一截乌黑枯败的南瓜柄。

败血症在此时本就是不治之症。在罢工斗争胜利之后,阿福一口气放下,当晚便撒手而去,成为埋骨大洋彼岸的万千华人中的普通一员。

至少他还留了名。

所谓修桥铺路无尸骸。资本家不会给他树碑,万千乘坐火车的美国人不会给知晓他的名字。甚至,他带领工友们奋起抗争的事迹,慢慢的也会被人遗忘,被更激烈、更成功、更有组织的斗争,衬托得黯然失色。

灵牌上另刻小字“四八`九”,是洪门暗语,表示他是美国分会洪顺堂首任龙头老大。苏敏官挪动牌位,把它放在正中央,点一缕香。

林玉婵黯然,也给阿福上了炷香。

有人轻轻拉她袖子。“人狠话不多”的小鬼阿羡红着眼圈,塞给她一卷皱巴巴、脏兮兮的钞票。

“阿福叔这几年的积蓄,一共三十六元半。他说全还给你。”

从保释阿羡开始,到给阿福请医生、买药、购买防身猎枪子弹、照相取证、印刷传单……都是林玉婵出钱,一共花了九百余美元。

阿福尽管不愿受人恩惠,但事关集体安危,也只好先受着,一直惦念到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