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3/4页)

毛顺娘原本对师兄多有敬仰,但自从被林玉婵一句话诓出来,他们原来暗中撺掇让她尽早出嫁,这份敬仰之情也消耗了七七八八。

林玉婵这话一出,她立刻表态:“可以!”

三个徒弟的脸则拉长了三分,争先恐后说:“不合适吧……”

“……当然,你们有三个人,茶叶的数量也得折算三分之一,再跟毛姑娘的比。”林玉婵我行我素,继续说,“而且你们伺候师父那半日,是三人合力照顾,比毛姑娘还是轻松许多,这便宜我许你们占,谁让你们是师兄……”

“可是……”

“可是什么?”林玉婵板着脸,不给对方讨价还价的机会,“师父待你们如亲子,如今他人快不行了,每天伺候半日都匀不出来?我相信你们也不是那等忘恩负义的人。左邻右舍都看着呢,若是伺候不周,会戳你们脊梁骨的!”

三人抬头一看,门口果然围了一圈左邻右舍,个个伸长好奇的脖子,一边听,一边唏嘘,一边互相问:“这个发号施令的女子是谁?是他家主母吗?”

林玉婵换了温和的语气,请示毛太太:“这样行吗?”

-----------------------

世事无常。一个月的“赛期”尚未过半,毛掌柜就与世长辞。

让林玉婵欣慰的是,老爷子最后几日过得还算安稳:家里一点没乱,人一个不少,女儿天天伺候在侧。因为林玉婵派人监督着,三个徒弟也像伺候亲爹一样用心服侍,让他甚为欣慰,觉得自己没收错徒儿。

十几天后,儿子毛大郎也闻讯从外地赶了回来,见到了最后一面。老爷子这才安心撒手。

博雅公司给出优厚的慰问金。茶号关张十天,出了殡,办完后事,死者长眠,生者还要继续辛苦地生活。

----------------------

炒茶作坊里,苏敏官从两罐样品中各品一杯,将其中一杯直接泼在地上。

“这也配叫兴瑞?”他冷笑,“太糊弄人了吧。不合格。”

对面三个徒弟戴着孝,脸色跟头上的孝帽一样白。

今日进行茶叶“质检”,师兄师妹谁走谁留,成败在此一举。

林玉婵用半个月的薪水为代价,请来编外茶叶专家苏敏官,分别鉴定师兄和师妹所制茶叶的质量。

苏敏官平日在徐汇茶号露面不多,仨徒弟原本对他不屑一顾,以为是哪里找来的野路子。趁苏敏官出去解手的工夫,“八戒”还把他堵在厕所里,警告他不许帮着林老板作弊。

苏敏官被人平白看扁,一言不发,当场告辞,顺手反锁了门。过了十分钟,还是林玉婵看不下去,派人去开了锁,救出臭气熏天的八戒。

不过师兄们也没有太气馁。他们自诩得名家真传,这阵子一边伺候师父,一边请教同行,使出平生技艺,一锅锅茶叶炒得鞠躬尽瘁,他们自信肯定比师妹用机器做出来的强。

不过,看到林玉婵指挥人手,有模有样地从一堆成品里各自抽样称重,看样子像是来真的,几个师兄还是颇为不忿,暗自议论:

“简直瞧不起我们!”

“可惜师父临终前不能讲话,否则肯定直接把衣钵传给我们了!”

“她不会真觉得毛姑娘能做出好茶吧?”

他们不怕真刀真枪的比试,就怕林玉婵作弊。

于是也各自托关系,请来几位朋友一同品评。

本以为这下稳了,谁知林玉婵临时宣布规则,要进行“盲品”。将选好的样品派人重新包装编号,袋子内侧写上制茶之人的名字,然后打乱品尝,并且请双方监督。

这种盲品游戏,林玉婵已经做过一次,此时驾轻就熟。

和上次不同,这次的“盲品”并非要分出优劣,而是请各位评委将每袋样品打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分别计四分、三分、两分、零分。最后统计双方选手的得分。得分高的,说明茶叶优秀率高,即为赢家。

师兄们傻眼。但这规则十分公平,也挑不出错处。就算有人想偏袒也无从下手。

毛顺娘一身重孝,看着几位专家们喝了这杯喝那杯,紧张得自己连去了好几次厕所。

她比半个月前憔悴了许多。林玉婵早就跟她说好,不会偏袒任何一方,让她凭实力战胜师兄,才肯留她工作。

林玉婵走过去,拍拍她肩膀,低声说:“别着急,我觉得你比他们强。”

可是毛顺娘没这个信心。这阵子,她晚上和家人用心服侍父亲,不敢怠慢;然后师兄接班,她每天在工坊里加班,倦极了就睡在机器旁边。悲恸加上疲惫,花儿一般的妙龄小姑娘,愣是累出重重的黑眼圈,浓密的头发也稀了不少,衣衫上沾了煤炭脏污,也来不及换,整个人灰头土脸,更衬得一身孝衣白得刺眼。

苏敏官已经鉴定完所有样品,顺手将自己的结论丢入小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