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第3/4页)

但为了筹钱,也只能硬着头皮上,把那讲过一万遍的“蒸汽火轮的一百种好处”,绘声绘色,再跟陌生人重新描述一遍……

一顿下来,新朋友结识不少,唯有口干舌燥。席间茶水不多,顺手喝了不少酒。

好像也吃了点东西,纯为垫酒,食不知味。

苏敏官向来自控,今日为那点银子也豁出去。

等散了席,已经有点头重脚轻。

算上今日的宴席账单,还差两千五百两。

饭毕,老板率领掌柜店小二,集体出来给老广们贺年。

有的客商自备车马,一溜停在路边,老板殷勤招呼,然后给其他人叫马车。

苏敏官挥手就想说:“不必破费了,我走回去。”

自己又不是没腿。

他感觉自己白忙了一年,又回到去年的抠门状态,一文冤枉钱都舍不得花。

还没走出一步,一辆小车已停在他身边,车厢里伸出只手,用力把他往上拽。

苏敏官不过脑子想,拼车啊?

他应酬有道,众人应该都认识他了,也知道他府上何处,也许真有顺路的。

他顺势登上车。

这是最小号的那种马拉车,车厢里逼仄,坐一人正好,塞两人嫌多。他昏昏沉沉踏进去,软软的撞在另一人身上,连忙道歉。

不料这同乘的却没生气,反倒扑哧一下,轻声笑起来。

苏敏官耳根一动,忽然笑了,放松身体,顺势斜躺在垫子上。

“是你啊。”

林玉婵推推他肩膀,不动;又伸手背,轻轻碰了碰他滚烫的脸,不解:“今天这酒也没比往日好喝多少啊。”

他只是微笑,闭眼放空,手指触到她那水红小棉袄的腰带一头,借酒装疯地卷着玩。

林玉婵无奈地想,这人真喝多了。

没见过他醉成这样过。

就算是商机遍地走的现代,拉个天使轮投资也不容易。何况在大清。

看他这副落魄样,她脑海里突然飘过来一句形容:

“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她忍不住又是抿嘴一笑。孔乙己都有没他现在落魄。

苏敏官呢喃问:“怎么了?”

她不答。本来想跟他说点事的,她欲言又止,觉得此时并非良机。

“说吧。我听着。”苏敏官却忽然开口,依旧闭着眼睛,声音有点飘忽,“只是有点头晕,脑子还可以……你不信,我给你背论语。”

说完还真煞有介事地背了几句。林玉婵轻轻啐一声:“省省吧你!”

她犹豫片刻,带着兴师问罪的语气,问他:“尾款交齐了吗?我还等着坐船呢。”

苏敏官:“……”

她又问:“贷不到款子,怎么不跟我说?”

苏敏官:“借钱也是一样的。”

“借得够吗?”

“……”

这事都传到业外了?她听谁说的?

还是思维有点滞涩,居然被她怼得哑口无言。

林玉婵又说:“去年此时,义兴满屋子烂账,你一文钱掰成两半花,没见你这么借酒浇愁过。”

苏敏官严肃抗议:“不是借酒浇愁,是借酒筹款。我喝人家也喝。只要别人比我醉,我就能说得他们掏钱袋。”

他嘴上硬,心里却闪着过去的画面,和她清脆声音描述的不谋而合。

那时候他连三百多两的海关罚款都交不出来,但日子过得可充实,学学船,练练枪,跑跑单子,训训小弟,发展发展下线,没事逗逗小股东。在他的职业规划里从没出现过“歇业”两个字。

现在呢,他手里攥着万余两白银的单子,肩膀压得沉重不堪,整个人仿佛成了个蒸汽机,只知机械运转,连带那记忆里“广东号”的光辉都暗淡下来,成了甩不掉的累赘。

而且……确实好久没见到她了。

他轻轻叹口气,闭目微笑道:“撑过这阵子就好了。到时我给自己放个假。”

马车轮子轻微响,窗外传来各种关门闭户的声音,让人十分有想休息的欲望。

林玉婵低声,慢慢说道:“我和容先生商量过了,博雅虹口分号本年的净利润,都可以借你。八百两算他,八百两算我,总共一千六百,都放在我的保险柜里,你明日派人来取。如果要汇兑,也可以写票据。”

马车从小弄堂跑进大马路,四周平地起风,带得车厢外的篷子呜呜飘动。临近宵禁,街上巡捕大声清场,喝令那马车夫:“跑快点!”

车夫答应,扯着缰绳赶紧加速,车轮颠簸,苏敏官躺在车厢里,脑袋震得嗡嗡响,挣扎坐起来,车厢又狭窄,直不起身。

最后还是勉强半卧下,枕着个软软的东西,不知什么材质的垫子。

林玉婵自己也有点微醺,无奈地看着自己腿上枕的那个散着酒气的脑袋,问:“为什么不跟我开口借?”

苏敏官睁眼,眸子里朦胧水雾,看到上面那精致的小脸蛋,小嘴唇不满地紧绷,像拉紧的弓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