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庶女(01)(第3/4页)

杨太太喝一口暖人沁脾的鸡汤,装似不在意的问道。

“不怪母亲,虽然林世子口碑不好。但林侯府再落魄那也是侯府,说起来我一个庶女,是攀了高枝,女儿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女儿不怪不怨,以后的日子是自己过得的。女儿会好好把日子过好,会与大姐姐一起相互扶持照应。”

一席话,说的杨太太心中一动: 三姑娘变化有些大,以前虽然看着听话,其实心里的小九九可多了。

但面上杨太太也不显,嘴角微微上扬,小口小口的喝着鸡汤,“嗯,清儿你知道就好。不枉母亲我的一番苦心。”

母慈女孝,一时之间,屋内的气氛不错。

伺候嫡母喝完鸡汤,杨清端着罐子,碗回到隔壁小院。

洗洗睡。

早起,让冬雨给国公府送去了帖子。在院里,杨清起来以后就在忙碌,“嬷嬷,你继续去外面忙,这几日府中的事情你不用管。”

“是,老奴这就去办事。”嬷嬷揣好银票又出去忙。

家里,杨清招来院里的丫鬟,让夏至也一起。

全是炮制过的药材但很多要继续碾磨成粉。

边上还有一口锅,“夏至,你去找些砖头来,咱垒个灶在角落,以后制作药,就在院子里。透气,敞亮。”

“是,奴婢带着人去背一些回来,客院有完好的砖头。”

“快去快回。”

杨清的一双脚踩在轮子上正前后碾磨药材。

边上一排排的全是丫鬟,坐在椅子上,双脚放在轮子上,在小铁船中推来推去。

一排五人,排的整整齐齐。杨清坐在最中间,时刻还观望周围的丫鬟碾磨的怎么样。

倒是梨落院的一道新风景。

下午,院落里的新灶被垒好,已经架上锅,底下已经开始烧柴火。

各种粉末按照自己配好的比例,一一倒进锅里,该炒的炒,该煮的煮。该熬的熬。

院子里忙的不行,府中的还有一位庶女没有出嫁,但年龄还小,比杨清小五岁的杨馨,今年刚刚十岁 。

小姑娘上午要学习,午时以后,闲着没事来找杨清玩,还没有进梨落院,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药味。

小短腿噔噔的跑起来,还没有进门就嚷嚷,“三姐姐,你怎么了?”

坐在矮板凳上独自沉迷于制作药丸的杨清,忙里偷闲望向跑进来的小萝莉,“四妹妹,慢些跑。”

手中可没有闲着,一直在忙碌着。说话可以,但手不能慢下来。她现在制作的可是迷药,丝毫不敢慢。

四姑娘的生母茜姨娘可是活的好好的,还受宠着。人家不只是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儿子。

是姨娘中混的比较好的。

“三姐姐,你在干嘛?”小萝莉正愁没有什么好玩,看清楚三姐姐坐在一个好矮的灶前,就知道三姐姐不是生病要吃药。

“制作药,离我远点,别熏着你。”指指屋檐下的椅子,示意杨馨坐远点。

“哦,三姐姐,咱过些天上街去玩好不好?”小萝莉很想很想出府玩,好些日子都没有出去过。

“好,过些天吧。”杨清现在的心思都在制作药上面,哪里顾得上玩。

一天的时间,制作了迷药,还有准备好制作感冒药丸,还有一点点制作疫病的药丸。

两个月后,暴雨席卷天下,好多地方出现洪涝灾害,很对地方颗粒无收,灾荒出现,伴随洪涝灾害的还有事后的瘟疫问题。

一直到明年秋收前,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当然大户人家是伤了财,可日子还是过得去。没有饿死人。

杨清不只是自己买粮食,也让生母娘家大量的买。

半个国家都有洪涝,今年的秋收时,半个国家颗粒无收,另外一半的地方,也减产,一直到明年秋收后才好一些。

一年的时间,天下各个国家都不好过。

疫病加上灾荒,日子可是难过的很。

原身的婚期定在两年后,她现在只用顾着自家与生母娘家就好。日子要精打细算的过,还得开源。

她没银子,就得学会自己赚。

穿越而来的第五天,风和日丽,微风习习。暖风吹的人熏熏想睡。

杨清拎着自己亲手做的点心,曲奇饼干,还有药丸,去了兴国公府。

大姐姐成婚四年,有一个儿子祁峰。是世子的嫡长子,不过即便这样,在兴国公府那日子过的也不顺心。

底下的弟媳妇,好几个都比她娘家势大还比她嫁妆多。特别是世子一母同胞的弟弟的妻子,出自大家族王家。在杨爽面前,那位弟媳一直都是高高在上。

一直与杨爽不对付,还掌握着府中一半的中馈。

时常挤兑杨爽。

还挑拨世子故去的原配所生的两个嫡女,说后母大半都是坏的。

反而做婶母的,就没有那么多的坏心眼。让两个小姑娘对杨爽不冷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