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六零村医(10)(第4/6页)

杨母真是什么都替闺女想,点点滴滴都想到杨清的前面。

母女俩说着话,突然外面想起了动物奔袭的声音。

接着所有人都听到巨大的一声“砰”。

杨父趿拉着鞋子,用最快的速度跑出去,出了院门,像是被别人按下了停顿键似的,杨父愣在了原地。

呆傻的愣了半晌,才动手拖着一只野羊走进来。羊还没有死,还有一点点气息,微弱的挣扎着。

被杨父一把抓住两只脚,就这么拖了进来,还对屋内喊着,“建国,去喊你爹你叔他们都过来这边。”

“哦。”杨建国停下手中的工作,穿好鞋子,快速的朝老宅跑。

此时,老宅内堂屋 炕上,三个女的一边,在做针线活。三个男的一边,坐在一起闲唠嗑。

这边,除了杨清,其余的全下炕,去到外边儿,看稀奇。

杨父正与杨母说着,“你去瞅瞅,外面的院墙上还有血迹,这羊真傻,朝着石头墙撞来。这下连小命都丢了。”

杨母看了眼里面的闺女 ,小声的教待几个孙子孙女说,“不许到外边儿说,知道不?”

就连最小的建兵都晓得,捂着小嘴保证,“奶 ,不说,有人抢。”几个字说的很明白。

护食的孩子一个。

再就是大些的建华,建民带着弟弟妹妹说道,“爷,奶,我们保证不说。”

说完,几个孩子还捂着小嘴,咯咯的直乐。她们知道今儿又有肉吃。

杨建国回来的时候,老宅的人全来了。

一连串。

好家伙,一头野羊有杀完还有五六十斤,羊皮完好无损的被剥下来。

下午,家里三个嫂子在这边厨房可是忙的飞起,做事都带着笑,欢喜之情溢于言表。

用杨母的话说,那是干活都有劲。

厨房里,三妯娌说到最近小姑子毕业以后的家里的改变:

“还是小妹厉害,从她回来以后,咱家才算是吃的好些。”

“那也是小妹有本事,没有小妹带回来的那些,咱家就是想改善伙食也没法子。”

“大嫂,你说小妹买这房,咱爹娘真没有出钱?”老三家的不信,平时二老多偏着小姑子,哪个看不见啊。

按照二老一贯做法,肯定要出啊,恨不得出大头才对,这不出钱,她怎么那么不信呢。

大嫂张桂花小声的说道,“老三家的 ,你说话声音小点。别让爹娘听见了,让爹娘听见看娘咋削你。

我觉得不是爹娘不愿意出,是小妹不愿意他们出。爹娘的性子,会倾家荡产的帮小妹买屋。只是想倾家荡产也买不起,你们家的那位难道没有给你们算过,这些年咱家花了多少钱?

咱家也没有什么进钱的路子,前几年什么年景,你们也是明白的。谁家会有几百块钱,咱生产大队有一百块钱活钱的人家一只手都能数出来。”这些人家肯定是家里男壮劳力多的家庭,到了年底一年下来,工分折算粮食以后,还能有五十块活钱分的人家,全村也不会超过五户人家。

相对的壮劳力多,分到每人手中也没有多少,现在也就是没有分家,整合在一起才觉着多。

分开其实也没有多少。

杨家也不会有多少钱,之前还有人在城里读书,那也是一笔开支。

顿了顿,杨大嫂继续说,“咱家能有多少活钱,我是不知道,但他们三兄弟都能算出来一个大概。我想是小妹不愿意吧 ,小妹毕业以后,好似长大了不少,懂事多了。

我觉得蛮好。”

一直没有说话的老二家的幽幽的说道,“大嫂,你是觉得小妹好,建国可是跟着他小姑一起吃住,当然觉得小妹不错蛮好的。”

语气酸酸的。

杨三嫂听了,也有些酸,是呀,三家六个孩子,只有老大家的长子跟着小姑子住好屋。

其余的还是住在老宅,说得了多少好处那倒不尽然,可要说没有得到好处,也不对。

杨大嫂听了两妯娌的酸言酸语,知道她们的意思,笑着说,“你们说这个,我倒是要好好说道说到。

小妹为啥让建国跟她一起住 ,二弟妹三弟妹难道不明白。

小妹一个人住,不说爹娘就他们兄弟三个也不放心。爹娘不愿意住过来,小妹也不能让她几个哥哥住过来吧。

毕竟几个哥哥都是成了家的,选来选去,当然是建国的年岁最合适。

建国十二岁,比小妹也只小了几岁,也是个半大的孩子,有点什么事,不说帮忙,至少能给我们传点话吧。其余的就只有建民九岁,虽然也不小,但让他一个人给小妹作伴,还是小了点吧?”

这事,她觉得还是自家儿子最适合,当然也当仁不让。

别看给老宅节约的粮食归一大家,可建国跟着小姑子吃的好,油水多,零嘴也多时不时的建国还能留点自己攒下来的零嘴给弟弟妹妹们解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