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六零村医(08)(第3/7页)

说着话,杨清手还不停,锅铲在锅里翻来翻去。

杨母要赶走孙子,她烧火。可杨清不愿意,“妈,让建国干,你和我爹去堂屋坐会儿。累了一天,多休息。对了,爹,妈,你们还是住过来吧,以后咱们一起住,多好。省的做点什么吃的,还得送来送去。”

杨母站在厨房门口,摇着头说道,“那不行,我不在家住,你几个嫂子能翻天,我得看着。不成不成。”

她不放心,千万不能搬出来。他们二老一搬,家里就散了。

“不搬不搬,您去休息。”杨清心累。老人家不撒手手中掌管家里财政大权的权利。

炒了一个青椒炒蛋,一个丝瓜,一个拍黄瓜。

三个菜,加上十二个大馒头,可能是油水够,小建国没有之前那么能吃,只是就这样也吃了两个大馒头。杨清就吃了一个馒头,还撑的不行。

送走二老,各组搞个人卫生。姑侄两各自回房睡觉。

意识入空间,又是一阵翻找,找出来在虐恋情深组时穿越五十年代时得到了旧时□□以及弓箭找了出来。

都是特意找人修补过,还加固过的 ,她现在一身的神力,肯定要进山采药 ,这个可以防身。

射箭,原身就会,只是准头一般。村里的许多比她年长还有年龄相仿的孩子都会。他们这里是太阳山的一部分,村里的人,多少会打猎,只是不是专业的猎户。

会的也就是一点点。这是基本生存能力。

找出来弓箭,放进大衣柜中,新家她的房间和给父母准备到房间中都有一个大衣柜,还是按照后世的衣柜式样做的,里面可以挂衣服。

明早她要进山采点药。

反正她这里也没有人管,公社医院的院长也说了,没事的时候进山采药也是可以的。

山里嘛,村里嘛,肯定没有多少事,还有人家每个星期本来也有一天的时间休息。

医院让她自己安排休息时间。

本来嘛,大病肯定直接送城里医院,也不会上她这里看。时间上还是蛮自由的。

回到老宅的二老,洗漱完,躺在炕上嘀咕,“老头子,你说闺女咋就那么胆大,居然敢跟着坏分子学习中医。这,这,咱得帮忙遮掩住啊,千万不能说漏嘴。”

杨母一脸的焦虑,刚才问到闺女那金针刺穴的技术跟谁学的,闺女赶走建国。跟着他们俩一顿嘀咕。

说是在学校学习时,跟一个家里成份不好的老太太学习的。两人说过不能对外说,只是今天因为事出有因,才使出来。

使出来就后悔了,这来历不明,以后有人追究起来,怎么交代啊。

最后还是杨父给闺女想了一个人选,以前村里的老孤寡族姑杨老太太,那也是一个懂一点点中医的老太太。在夫家跟人学习的,后来夫家一家人包括她的孩子,在她有次出门的时候,被人灭满门,最后回到了娘家村里居住。

前几年在饥荒之前亡故。这能经得起调查。

早起,蒸了一锅素菜包子。熬了一锅玉米茬子粥,走的时候对杨建国说,“你带着弟弟妹妹们别进山,对了,帮小姑中午喂喂猪食喂喂鸡(家里有两只鸡),知道不?”

嘴巴吃的鼓鼓的杨建国直点头,“嗯,我带着他们就打打猪草,捡捡柴火。我争取开学前,帮小姑把柴火攒齐,还有引火的绒叶子也多弄点,冬里咱就不心慌。”

十二岁的杨建国已经是半大少年,做活力气大,上工的话那是半个大人工分。

他从小姑买了宅子以后,就跟小姑住到新家。就得为新家捡柴火,入冬之前,要集齐满屋子的柴火。

“行,我等着。我要是回来了晚了,你就回老宅吃饭,知道不。”

“知道。小姑 ,你别担心我,真的 。”

杨建国三下两下嚼完嘴里的馒头。

“行,你收拾,洗好碗就把猪食煮煮,喂了猪再去捡柴火。”

“好。”

交代完,杨清背着大背篓弓箭,还带着几个麻袋进了山。

进山的杨清,朝着传说中的野猪沟而去。那边去的人少,相对的,药材也就多,好些年没有人进野猪沟。就是前几年饥荒,村里都没有人敢去野猪沟,据说里面的野猪成群结队。

就是猎人也不敢轻易去,多少年没有去了。

她艺高人胆大,山里一年四季都有落叶,踩上软软的,沙沙作响。

走了三个小时,才走到野猪沟外围,进到野猪沟外围,就发现不得了,有药材有蘑菇,还有野果子 物产丰富。

杨清不知道,在一些寻常人不注意的地方,正埋伏着人。

那些人动也不敢动。

只是用眼睛说话,用眼睛对视彼此,不少的问号。

甲:这小姑娘胆子真大。

乙:不只是胆子大,是雄心豹子胆。

丙:不,是找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