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氏生产 顾筱小声道:“……(第2/3页)

沈羲和站在顾筱装包子,收钱,利索地很,显然是常过来帮忙。

沈羲和也低下头看顾筱,“我下课了。”

顾筱把视线挪开,“你先吃饭,吃包子行吗?”

沈羲和:“都行。”

顾筱给他拿了一个肉的一个素的,沈羲和把包子接过来,问:“你吃了吗?”

“我早就吃了。”顾筱看人有些多,包子还得再蒸一点,就让二娃把火烧大点。

六月底天热,站在锅前更热,沈羲和看着顾筱,快点把包子吃完,“你歇会儿,我来。”

他扶了一下顾筱肩膀,轻而易举把人带了出来,然后在热锅前,给人装包子,装卷饼。

沈羲和成绩好,书院里的人几乎都认识他,见到熟人他还会打声招呼。

等卷饼摊上的人渐渐少了,沈羲和才歇下来,他热的嘴唇发干,所以抿唇暗自舔了舔,这样,他唇上就有了抹艳红色。

沈羲和松了口气,去找顾筱,“天热你就在家里待着。”

顾筱摇摇头,“我不热,倒是你出了好多汗。”

沈羲和:“一会儿回书院洗洗就好了。”他看着顾筱然后把她手拉过来握了握,“不似那日那么凉了。”

顾筱把手抽出来,“已经好多了。”

在外头沈羲和也不好多问,只道:“好了就好,我明日就回去了,你听话一点。”

这个听话,自然是指听那天陈氏带回去的话。

沈羲和摸了一下顾筱的脑袋,“我回书院了。”

顾筱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只得点点头。

————

回去的路上,陈氏眉眼都洋溢着喜意,包子卖出去不少,反正带过来的面和馅儿都卖完了。

不过包子卖的多卷饼卖的就少了,算下来也没多赚多少钱。

陈氏道:“卖了十三个肉包子,十六个素的,还有二十五个素卷饼,十二个加肉和蛋的,赚的能有六十多文。”

今儿带的包子少,而且蒸的慢,第一笼卖完第二笼还没好,下回得快一点。

蒸笼做了五个,可以多做几个。

沈大娃推着车,“看他们还挺爱吃包子的,娘,不然我走街串巷卖包子去。”

陈氏觉得可以试试,大娃今年都十六了,马上就成亲了,男儿该顶天立地。

“娘来蒸,你去卖。”陈氏答应地痛快,反正卖的越多,赚的越多。

陈氏希望在县城置办个宅院,等大娃说亲的时候也体面一点。

父母在不分家,不说沈老爷子周氏还身体硬朗着,就说三郎,现在能赚钱,还有小小这么个媳妇,陈氏就希望一家人走远点。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姑娘,光是打络子这门手艺就够二丫把以后日子过好了。

陈氏道:“咱们多攒点钱。”

陈氏和李氏不一样,李氏赚点小钱就心满意足,陈氏知道这是没有儿子的缘故,不用为儿子以后娶妻发愁。

那李氏这胎要是个儿子呢,再看她还想不想分家。

陈氏对顾筱笑笑,回到家头一件事就是把钱给周氏。

只不过,陈氏她们推着车一进家门,就听见了隐忍的痛呼。

周氏站在偏房门口,脸耷拉老长。

二丫神色惊恐,沈大郎挠着头,沈老爷子抽着旱烟,没有一个有好脸色。

陈氏听着声音,问:“弟妹发动了?”

“家里用她干啥,非要去洗菜……”周氏喘着粗气,“这要出了什么事儿,倒成我老婆子的不是了。”

陈氏心里一惊,二丫小声道:“娘,二婶儿洗菜的时候摔倒了……”

陈氏不在,李氏肚子大,中午饭得周氏自己来。

本来她月份大了,啥都不用干,可李氏过意不去,就挺着大肚子去井边洗菜,那里地滑,就摔了一跤。

好在扶住了井沿,可是动了胎气,直接发动了。

周氏赶紧把稳婆请过来,这都进去半个时辰了。

陈氏道:“娘你别担心,弟妹肯定能把孩子平安生下来。”

偏房传来李氏一声痛呼,顾筱脸有点白,周氏道:“别在这儿围着了,该干嘛干嘛。”

陈氏对周氏道:“娘你先回屋歇会儿,我让大娃给二弟送个信儿。”

周氏哪里能走,屋里生孩子的是她儿媳妇,出了这样的事儿,她也不盼着生个孙子了,大人孩子都没事就行。

顾筱听着声音腿发软,她小声问:“大嫂,孩子什么时候能生出来?”

陈氏:“这谁说得准,生两三天的都有……”

大娃去给沈二郎送信了,沈二郎火急火燎赶回来,一个大男人急的一直转。

只不过,李氏这胎动了胎气,胎位不正,生产实在艰难,到了第二天孩子还没生下来。

周氏也是豁出去了,让沈大郎去县城卖了两片参片,给李氏含着,饶是如此,偏房里还是传来时断时续的呼痛声。

到中午,沈羲和从书院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