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心意 沈羲和看了一眼,道……(第4/5页)

顾筱都睡得着,他有什么不习惯的。

“真习惯?”顾筱主要是怕万一被周氏发现她儿子睡榻,不好收场。

沈羲和叹了口气把书放下,“你要是不困就过来跟我一块读书,要是困就睡觉。”

顾筱倒床就睡,读书的事,沈羲和一人就行了。

顾筱睡得快,沈羲和听她呼吸平稳,就把折扇拿出来,他轻轻打开,在烛灯下仔仔细细看了一遍又一遍。

扇柄上的竹纹好看,扇面上的墨竹也好,顾筱定是知道他喜欢竹子。

沈羲和也是才喜欢竹子的,自从顾筱在他衣袖上绣了竹叶他就喜欢上了。

他拿扇子扇了扇风,弄的烛光跳动,沈羲和怕把顾筱弄醒,赶紧把扇子收了起来。

桌上是圣贤书,可沈羲和想的跟书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又觉得顾筱喜欢他了,扇子和长寿面……若是不喜欢,随便什么东西都行,哪里会这么费心思。

沈羲和脸上带笑,把扇子放在书的旁边,夜深人静,沈羲和看书看到了半夜。

再看就晚了,沈羲和把书收起来,准备睡觉,睡前他蹲下身,探着头看榻下面还没有乱七八糟的东西。

没了。

沈羲和又去床下看,他看到了木料,竹片……伸手就能够到。

床上人睡得正熟,沈羲和叹了口气,便把东西往里推了推。

垫子下面的纸条也不见了,也不知道顾筱现在存了多少钱。

沈羲和做了什么顾筱半点都不知道,只是她从床下面拿东西的时候她发现她够不到了,竟然够不到了。

而且,站起来看床下,什么都看不见。

顾筱不记得她有把东西推到那么里面去,周氏他们不会来这,就算来了她还有沈羲和这个借口。

顾筱费了好大劲儿才把东西拉出来,她怀疑是沈羲和弄的,可要是沈羲和,怎么可能往里推,不应该是往外拉再一顿质问吗。

顾筱把东西拿到桌上,都在,什么也不缺,兴许是她自己推的。

伞和折扇送去了盛京,张掌柜说半个月就能到,顾筱想等伞卖出去了再决定做不做。

物以稀为贵,若是一把伞能卖上高价,做的多了反而不好。

所以顾筱做了个笔筒,三寸宽的竹筒用锯条锯开,留四寸高。

沈大郎去服役,做木工的屋子顾筱常去,陈氏不计较这些小事,工具用几下又不会坏,二丫还说顾筱塞给她红枣桂圆呢。

这样的竹筒便能放笔了,可要想卖出去,卖的价钱高,得再精雕细琢。

笔筒上刻不是梅兰竹菊,而是诗句,顾筱常去书坊,也翻过诗本,刻了学生喜欢的诗再把笔筒打磨抛光,这就成了。

比起扇子油纸伞,笔筒好做多了,相比之下,价钱肯定也更便宜。

张掌柜看了,付了顾筱五十文,东西虽然精巧,可毕竟比不上白瓷青瓷的。

得五十文,顾筱已经很满意了。

张掌柜道:“天越来越热,还是折扇好卖,姑娘若有空,可以多做几把折扇,当然,笔筒也收。”

折扇贵在巧思,做惯了扇子的多看看就会,张掌柜没钻营这个,是想把生意做长远。

顾筱深知这层,遂道:“张掌柜,我一个人做扇子做不出几把来,您手下要有人,就让他们做吧。”

张掌柜做人也敞亮,“那做成之后利润给姑娘四成。”

四成利,顾筱出心思,张掌柜出材料人工,不少了。

顾筱当下就应了,“那我把扇柄上的花纹给画下来。”

张掌柜有意靠着顾筱的手艺把书坊开到盛京去,自然不会薄待顾筱。

人一多,做出的扇子就多了,墨竹寒梅,秋菊幽兰,县城,省城,盛京,有钱的公子哥几乎人手一把。

陈宁远的扇子是早先买的,当时四百文,没想到现在扇子已经涨到了半两银子了。

他发现,挚友沈羲和手里也多了一把扇子,只是并不常用,多数时候都是放在一个墨绿色的袋子里。

不用却是贴身带着的。

陈宁远没忍住问了一句,“羲和兄,你这袋子是哪里买的,看着分外精巧,和折扇也相配。”

沈羲和看了一眼,道:“这是我未婚妻送的。”

陈宁远不曾听闻沈羲和有未婚妻,“羲和兄竟然有未婚妻!我竟不知,何时的事?”

沈羲和道:“婚事三年前就定下了。”

这么说没错,他以后是要娶顾筱的,所以顾筱是他未婚妻。

陈宁远摇着头道:“可惜可惜,又要有不少女子伤心流泪了。”

“她们伤心流泪干我何事,我又不喜欢。”沈羲和看着扇子,轻声说道。

陈宁远听出了言外之意,不喜欢她们便是喜欢未婚妻了,真稀奇,沈羲和何时这样。

陈宁远叹了口气,目光看向沈羲和旁边的空地,“我也想同羲和兄一样,有一心意相通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