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9 章 二章合一(第2/4页)

郁工早上临走的时候把早饭做好放在了厨房的灶台上,可等俩孩子起来后,那粥早就冷得都结块了。

饼子也硬邦邦的。

阿五豆不愿意吃冷饭,非闹着姐姐给他热一热。

不知道是因为这个房子里的炉子本来就没有盘好,还是他们一家人对于家事都不太在行。

郁工早上走的时候明明把炉子封好了,可等杨铭过来的时候,那炉子还是又灭了。

之前的时候,因为杨铭总是不会生火,姐弟俩经常吃不了饭,郁工特意抽了一个时间专门教了教女儿怎么生炉子。

还跟她说,门后的那个柜子里有废报纸,可以用那个引火。

虽然和妈妈学了半天,可小杨铭总觉得对于生炉子这件事不是很有信心。

为了怕再如以前一样,总也引不着木头,她就将柜子里那一厚叠的报纸全都抱了过来。

再然后,就是炉子没生着,飞溅的火星把报纸堆儿给点着了,扑打中又烧着了郁工挂在碗柜上用来挡灰的布帘……

得亏阿五豆被姐姐这通操作给吓哭了,而且哭得声音很大,惊动了隔壁的王荫。

王荫和王玉先跑过来砸门,然后翟文英也跟了过来。娘三个帮着杨铭一起把火给扑灭了,现在在帮着她打扫“战场”。

听了杨铭和王玉的诉说,姜晓菱一阵后怕。

她都不敢想象,这要是王荫没有听见,或者说阿五豆当时光顾哭没有过去给王家姐妹开门,这场火会造成什么样的灾难!

以前他们两家做邻居的时候,虽然杨工两口子经常去家里和邵彦成一起加班,却从来不在他们家吃饭。

每次问起,都是说:“铭铭已经在家里做好了”。

所以在姜晓菱的意识里,一直觉得杨铭是会做饭的。

虽然杨铭只有八岁,可在这个时代,八岁的女孩子会做饭一点都不稀奇。相反,这么大的女孩,能因为点炉子把屋子给烧了的,才是少数。

想到这儿,她都说不出自己心里究竟是个什么感觉,忍不住又伸手在那小丫头的脑袋上安抚的摸了摸。

就在姜晓菱胡思乱想的时候,王荫从厨房走了出来。

她手里拿着一个拖把,显然是刚刚把地拖干净了。

看到她,杨铭抽噎着走过去,要去接她手里的拖把,被王荫躲到了一边。

她伸手帮杨铭抹掉了脸颊上的一块儿黑,说:“没事了,铭铭不怕,厨房收拾干净了,你妈妈回来不会吵你的。”

说完她又转头看向了母亲:“妈,让铭铭和阿五豆去咱们家吃点东西吧?郁阿姨留下来的早饭都不能吃了。”

翟文英刚答应了一声,姜晓菱就出声阻拦道:“阿姨,你们别忙。这会儿都几点了,犯不着再专门做一顿。让铭铭他们去我家吃,我还没吃早饭呢,正好让他们和我一起吃。”

听她这么说,翟文英迟疑了一下。

他们家虽然因为大女儿接班而生活条件比以前稍微好了点,可日子过得还是仔细。

虽然不至于缺吃少喝,可每顿饭也不会有什么剩余。

如果这俩孩子去自己家吃饭,她确实得现做。

可邻里邻居的,你要说翟文英会舍不得给这俩孩子做顿饭?那倒也不至于。

于是,她连忙出声相劝:“晓菱,你别折腾了,你还大着肚子呢!让他们俩去我家吃,就是添块儿煤的事儿,不费劲。”

姜晓菱没有接话,而是将目光落在了杨铭身上,问:“铭铭,你是去阿姨家吃饭,还是去奶奶家吃,你自己决定。没事儿,在谁家吃都一样,你选就行。”

虽然现在杨家和王家是邻居,可因为王瑾是在机械厂上班,杨工两口子在汽车厂,所以他们平时并不是很熟,来往也没有很多。

无非是见面打个招呼的情意。

和王家比,杨铭自然和这个以前经常给她小零嘴吃,小人书看的阿姨关系更好一点。

听姜晓菱这么问,杨铭拉住了她的手,轻轻的说:“去你家。”

既然孩子这么说了,那翟文英自然也不会再说什么,又嘱咐了几句就带着两个姑娘回了家。

姜晓菱帮杨铭把门锁好,下楼叫上弟弟和阿五豆他们,也回了娘家。

奶奶确实给她留了饭,可留的却只有她自己的。

看姜晓菱把杨家的两个孩子给带了回来,姜老太太连忙又开了火,重新给热了几个饼子,还给俩孩子蒸了个鸡蛋羹。

本来就没有吃早饭,又受了这样的惊吓,俩小孩儿早就饿了。

这会儿也顾不得客气,全都吃得极香,将老太太给他们热的饼子和蛋羹全都吃得干干净净,一点都没有剩。

看得姜老太太心疼极了,非要再去给俩孩子弄点吃的不行。

然后就被姜晓菱给拦住了。

“奶奶,别折腾了,马上就中午了,中午铭铭和豆豆也都在咱家吃饭,到时候你一起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