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 三章合一(第2/6页)

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家里每次买东西,这老家伙都恨不得有多远跑多远。

这是……

因为反应过来是在帮自己爹挑选家当?

呵呵!徐惠萍冷笑了一声,翻了个白眼,主动站在一边让贤,看着那个老家伙自己挑选。

可看了一会儿,实在是没法忍!

“哎,你拿个擦丝器干什么?那东西妈那里能寄的过去嘛?!”

邵国庆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店主先笑嘻嘻的回答:“寄的了,寄的了,这个不是管制刀具,往哪儿寄都寄的了。”

虽然他也不明白一个擦丝器,哪里会没得卖,还需要特意寄个快递?可并不妨碍他招揽生意。

徐惠萍也不跟他多说,干脆自己走进了店里,直接从丈夫的手里拿过那个擦丝器给放回了原处。

然后站在他身边,一眼不错的盯着他,以防止他再乱拿。

倒也不是怕浪费钱,关键是真寄不过去。

那个黑匣子一点都不知道变通。

很多它不知道怎么换的东西,它会毫不留情的给退回来。

之前买的那些倒好说,真退回来了,大不了自己家就用了。

这地方买的什么炉子,痰盂的,要真退回来了,自己可怎么办啊?!

这个店的店面不大,可那些款式比较老旧的货物还真不少。

邵国庆两口子一次性在这里买了锅,铲,刀,还有一大堆各种饭碗,还有瓶瓶罐罐。

那些碗还有放调料的罐子都是粗瓷的,不知道是不是店主从哪里倒腾来的老库存,反正全都散发着浓烈的年代感。

徐惠萍很怀疑,这玩意儿除了他们俩究竟还会不会有别的人买?

反正,从那老板咧得合不拢的嘴就能够看得出,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些东西还能卖得出去?

甚至最后主动提出要送给他们一个小石磨。

那石磨大概也就一个小面盆那么大,上下两层,带一个木把手。

看上去倒也小巧精致。

只是这一个估计是卖剩下的,被老板嫌弃的丢在了最角落里,上面落了厚厚的一层灰。

他应该也是嫌占地方,就主动提出了要送给他们两口子,徐惠萍当然很高兴的就答应了。

又逛了一个类似的店,买了案板,擀面杖,捣蒜的蒜臼,徐惠萍手里清单上关于厨房的项目就算是买完了。

此时她手里拿的清单可不是姜晓菱之前提供的那一份,这是她在车上坐着的时候,自己琢磨着写的。

同样身为一名家庭主妇,她的日子可比徐寒梅她们过得精细多了,那单子自然也比她们之前提供的要长上很多。

即便婆婆在信上一再说要按照单子买,别买多。可身为一个儿媳妇,哪儿能真的照做?

该变通的时候还是要懂得变通的。

更何况,有几个儿媳妇能有机会给公婆买结婚用品的?

一想到这儿,徐惠萍是又好笑又有点忍不住的兴奋。

那种兴奋还无处诉说,只能全部付诸于买买买的行动中去。

买完了厨房用品,自然就要去逛布匹市场了。

要是按照徐惠萍的意思,还是想买成衣。

可是看了一圈,她自己先就放弃了,实在是这市场里的那些成衣,实在是看不上眼。

可其实布匹市场现在想要找到特别合适的布也挺难的。现在是夏季,大部分的店里卖的都是真丝,仿真丝等等轻薄,适合夏天用的布料。

而这些,那个时代肯定是没有的。

而徐惠萍又不想通过黑匣子去换,在她的感觉里,那东西就是个机器,丝毫没有任何审美。

它换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会合心意?

于是她开始一家一家的挨着逛。

虽然这个市场因为改建现在已经变成了室内的,而且还用上了空调,可这么大,一家家逛下来那也是个体力活。

邵国庆很快就有点吃不消了。

可一想到这是给他亲爸亲妈买衣服,再累他也咬着牙撑着,一声不吭。

但徐惠萍看到他这个样子却不乐意了。

自己的男人自己心疼,更何况这人还是生了一场大病,还在恢复期。

徐惠萍找到了一个卖冷饮的店,买了一瓶矿泉水,然后非把邵国庆给按在那里。

“你就在这里待着,我去找。找到合适的我给你打电话,你再过去看。”

“不用,我跟着你。不然这里这么大,你待会儿不知道转到哪儿去了,我还不方便找。”

“有什么不方便的?家家都有门牌号,你按照门牌找不就行了?”

两个人正说着话,冷饮店旁边的店铺里有一个人推了一个挂满了衣服的移动衣架走了出来。

架子上挂了好些女式衬衣。架子上还夹了一张醒目的白纸,上面写着:“四十一件,一百块钱三件。”

能够看得出这家店在调整经营项目,由成衣改成布匹,所以在清理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