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骑术 你的骑术果然不大好。(第2/3页)

“陛下这是要亲自教卫小娘子骑马吗?”一位宗亲看看小红马,笑着发问。

果儿一听皇帝亲自教,吓了一跳,下意识白着脸抓紧楚宁的衣角,引得一旁的众人脸色都有些讪讪。

楚宁正想开口解围,赵玉娥已抢先一步,道:“小娘子学骑马并非是一两日的事,陛下日理万机,想来不会有时间多教导卫娘子。依我看,不妨请陛下挑一位骑术上佳的女郎,好好教一教卫娘子。”

她是这几日雪停后才来的骊山。

虽是高门贵女,却到底算不上皇室近亲,兄长赵伦又远在播州,未随驾前来,她这个官眷自然也不好擅自前来。

只是近来,她收到兄长从播州送来的消息,知道近来有人在播州四处打探她父亲生前和南诏之间的事,又听说萧恪之还召了几位地方上的将领入京述职,心中难免有些紧张,这才想法子托了赵家的其他亲眷,借着他们与萧氏皇族的姻亲关系,早几日过来看看情况。

好容易在马场上遇到萧恪之,她自然要抓住机会。

周遭众人就是再迟钝,也有些明白她的意图。毕竟,女郎们学骑马,大多是为了出外郊游、玩乐,能称得上精湛的极少,论骑术,长安城的闺秀们几乎无人比得过她这个将门之女,她显然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在皇帝面前出一出风头,留个好印象。

而赵玉娥也丝毫不羞涩,接着道:“陛下若不知该挑哪位女郎,不如让大家先比一场,谁能拔得头筹,自然就是骑术最佳的。”

萧恪之并未回答,却忽然看一眼楚宁,沉声道:“侄媳以为如何?朕记得方才果儿说,她本是想跟着你学骑马的。”

楚宁应声抬头,对上他锐利的目光,立刻明白过来,他这是根本不想让她这个太子妃教自己的表妹。

“侄媳骑术不佳,本就怕耽误了卫娘子,若有骑术精湛的娘子来教,自然最好。一切全凭陛下做主。”

萧恪之这才“唔”一声,抬手道:“那便让几位女郎赛一场吧。”

他话说完,便转身走到一旁的看台上,不再理会旁人,倒是底下的几个女郎,顿时紧张起来,纷纷转头上马,即便知道比不过赵玉娥,也没人想在这样的场合丢脸。

皇帝只让比一比,却未说该如何比,这些自有下人立刻去办。不一会儿,便将那几位女郎引到一处黑旗旁,以此为起点,在远处的坡道上插一面彩旗,先拔下彩旗的便算胜者。

楚宁未过去,索性带着果儿也走上看台,饶有兴致地打算观赛。

几个大臣宗亲坐在下方交头接耳,说说笑笑,萧恪之一人坐在正中的高座上,瞥一眼拉着果儿的楚宁,道:“侄媳不去?”

“侄媳可不敢献丑。”楚宁转头冲他笑,表情再自然不过,目光里却带着几分嗔怪,好似再说:“分明是你有意不让我去。”

萧恪之望着她映在金色阳光里的,白皙而透着绯红的美丽脸庞,心口莫名滑过一阵酥意,好似回到那日靠在汤泉池里,抱着她边吻她湿漉漉的脖颈,边看她娇笑着闪躲时的样子一般。

他抿唇不语,慢慢移开视线,搁在扶栏上的手悄无声息地捏紧。

“殿下,”果儿苦着脸拉楚宁的衣袖,小声道,“果儿想让殿下教骑马……”

楚宁刚想安慰她,身后却传来一道低沉的声音:“你是朕的表妹,要学骑马,自然该让骑术最好的人教你。”

楚宁觉得他这大约是在嘲讽她的骑术不佳。

她回首轻飘飘瞥他一眼,扭过头不说话。

他目不斜视地又走近一步,与她并肩站着,只余几寸的距离,低头拍拍果儿的脑袋,肃然道:“你放心,他们没人敢欺负你。”

果儿仰着脑袋,看看楚宁,又看看萧恪之,虽还不情愿,到底还是点头不敢再拒绝。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萧恪之没再动,只是静静站在楚宁的身边,与她一同望向台下场上的情况。

隔着几寸的距离,寒风时不时吹过,将二人的衣袍吹起,时不时碰到一处,在半空中暧昧地摩挲、纠缠。

二人都默不作声,气氛却莫名有一丝奇异的和谐。

底下的女郎们比得极快,在一众少年郎的喝彩声中,赵玉娥毫无意外地拔得头筹,举着那面彩旗转头策马回来。

她高昂着头,满面笑容,身上的骑装勒得有些紧,在迎面吹过的风里贴在身躯上,越显出她的成熟风韵,格外引人注目。

楚宁看了片刻,轻声道:“果儿你看,赵娘子的骑术这样好,你跟着她学,定也能变得一样好。”

果儿讷讷地点头,反倒是一直沉默的萧恪之忽然意味不明地看她一眼。

不一会儿,赵玉娥已到近前,翻身下马,走上台来,在众人的目光中将彩旗捧着交给一旁的侍卫,见到与萧恪之并肩站着的楚宁时,愣了一下,才冲萧恪之垂首道:“玉娘惭愧,在陛下面前班门弄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