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页)

林瑶难得抿嘴笑,拧了拧茂春的鼻子,道,“说的好,不管那些破事了。”

王正泽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了,落日的余晖落在院子里,带出温暖的橘色光线来,映衬的那方石桌旁坐着的女子温婉如玉,他一时有些愣住,这不是林瑶?

这些年无论什么时候,林瑶总是忙碌的,两个人偶有交集,也都是跟他说家中的庶务,让他很是厌烦。

什么时候,她也曾经这般恬静安逸?

“大人,您来了,快坐。” 吴二娘见到王正泽赶忙上前行礼,又对着坐在石桌旁的林瑶道,“夫人,大人来了。”一副很是欣喜的模样。

王正泽坐在了林瑶的边上,清了清嗓子说道, “过了这许多日子了,再大的气也该消了不是?该回去了。”

这应该算是王正泽率先低头了,语气也甚是和缓,王正泽觉得,他已经很是低声下气了,如今就是在官场上,也鲜少有人让他这般低头说话,但凡林瑶还有几分眼色,这时候就应该顺杆而下了。

王正泽还想着,如果林瑶顺从,他晚上就不去钱姨娘那边了,也要宠下林瑶,给她体面,毕竟她才是当家主母。

林瑶见到王正泽就知道他日子过得不顺,他最不喜欢直裰,觉得累赘,反而喜欢简洁的通袖圆领长袍,不过这会儿他却穿着石青色青竹暗纹的杭州直裰,戴着黑色缂丝的方帽,儒雅偏偏,很是风流。

这是大多数读书人的穿法,也是像钱姨娘喜欢的模样,想来她给安排的。

钱姨娘肯定听府里的婢女说过,王正泽不喜欢直裰,但是没听进去,毕竟年轻,刚入府,也有自己的固执己见。

但是王正泽最是厌烦旁人替他做主,他表面上不会发作出来,但是会从其他地方找借口发泄,她也是磕磕碰碰许久才明白的。

原本还有那么一点不甘,这会儿已经完全烟消云散不说,林瑶甚至同情起钱姨娘来,没有她这个黄脸婆在旁边对比,钱姨娘的缺点就暴露的十分彻底。

颜色再好,吃得不好,穿不好,甚至是需要王正泽来安排府中的事情,又如何高兴的起来?

至于梦中……,林瑶越来越觉得那应该是自己的前世,她开始确实是吃味的,后面见镜中容颜衰老的自己,在对比依然风华正茂的王正泽,也就死心了,想着做个贤妇,让钱姨娘伺候好王正泽,教了她许多,自然包括王正泽的喜好性情,还有府中许多庶务。

不像是这一次,她突然的撂挑子,府邸里一下子就乱了。

“大人,是不是不小心吃了豆子身上起疹子了?”林瑶又道,“你向来不喜欢直裰,却是穿着了……,是钱姨娘的手笔吧,犹记得第一次见大人的时候你也是穿着一件湖绿色的直裰,虽然最寻常的布料,却是如同珠玉在侧,把旁边几个公子们都比下去了。”

王正泽皱眉,他实在是没空陪着林瑶忆往昔,他也不耐烦说这些,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有甚么好说的?再说,那时候他又穷又窘迫,旁人都是穿着杭绸,最不济也是湖绸面料的衣裳,只有他穿着父亲留下的半旧衣裳。

“能嫁给大人不知道有多高兴,只是日子毕竟是柴米油盐,大人一门心思要考取功名,让我拿出陪嫁的玉石摆件送给大人的老师当做贺礼,又或者哪个同窗家里有喜事要随礼,十两,二十两……,好容易考上了,又花费了一番,尾牙宴的花销,同期之间的人情来往,还有恩师的谢礼,那时候已经花了差不多了,谁知去杭州任职,上峰是恩师的小儿子,任期亏空了不少银子,大人为了讨好恩师主动要去还了这笔银子,我只好咬牙卖掉了陪嫁的田庄,首饰。”

“家里是一个铜板都没了,为了补贴家用,跟着丫鬟在院子种菜,没日没夜的做绣活儿去卖,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是那时候没得。”

“我那俸禄不是都给你了?”

“七品官职的俸禄是多少?一年不过二十两,大人当时请同僚们上潇湘楼的花费就是二十两,可有记错?”

王正泽脸上很是不好看,他如今正是意气风华,听人奉承的时候,如何听进去这种抱怨,道,“够了!”

“大人,我只是想说,这些年我对这王家也是勤勤恳恳的,没有出过差错吧?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大人有不满意的地方,你我少年夫妻,十年来也是一起风风雨雨熬过来的,如今大人风华正茂,我却是这样的模样,成了大家口中的糟糠之妻。”

王正泽见林瑶说的眼眶都红了,一时沉默了下来,两个人少年夫妻,总是和旁人不同。

林瑶道,“看在我们夫妻一场,看在我十年来勤勤恳恳的份儿上,大人,但凡你有一点良心,就放妾身一条生路。”

“你混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