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分班考试(第2/3页)

立在两边甚至是半空中的摇臂摄像机开始忙碌起来,专门怼着人脸拍表情,生怕拍不到素材。

还在天崩地裂阶段的学员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起来。

不能慌!稳住!

不就是考试吗?

监考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位,场上的氛围一下子就步入考试氛围。

等待试卷分发的档口,沈辞还在怀疑人生:“我真傻,真的。我单单想着熬过了高中,就再也不用应付这种突发式考试了,没有想到这会儿竟然要重新来一遍。”

一旁的萧瑟瑟也面色凝重。

温澈没怎么经历过这个场面,这会儿还有些兴致勃勃。

试卷很快发下来了。

等到看清试题后,再注意表情管理的选手也不由得有点懵然了。

这都是什么题目?

有如情景假设类的。

——假如你中了一千万彩票,你的第一个计划是什么?

——你正在国内的一条街上录节目,这时候忽然有个人拿着枪对着你说要抢劫。节目的摄像机正在记录你的一举一动,你预备怎么办?

——如上题同样的问题,但这回场景换到了国外。这时候你又要怎么办?

……

还有问一些很高大上的问题的。

——你以为娱乐事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你认为什么叫文化认同感?

……

还有一些一看就是搞事的问题。

——你觉得明星、演员、艺人、演艺工作者这些身份的定义和差别是什么?对他们又有什么看法?

——你怎么看待娱乐圈的乱象?

……

林林总总,千奇百怪。

试卷的卷首写了一条规则:考试时间3小时,每一题都不能拒答。

温澈开始答题了。

中了一千万彩票之后有什么计划?申报税务然后去领奖。

在国内有人持枪抢劫?那当然是硬刚了,除非点真的特别特别背,不然劫匪手里的枪就是假。假枪而已,没在怕的。

在国外有人持枪抢劫?惹不起惹不起。那很大可能是真枪,必须婉转迂回地来。看劫匪是个什么水平,能刚得过就让他或者她知道谁是爸爸,刚不过就果断认怂。

娱乐事业的目标?应该是输出一类价值观,再根据观众的反馈体现或者引导当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吧?

文化认同感?

答到这题,温澈不由得坐直了身。

她微微皱着眉看着这道题半晌,忽然跳出答题的心情,把试卷前前后后的题分析了个遍。

她开始对《你正青春》节目组起了点好奇心。

是谁发起的这个活动?

又想要选出什么样的人呢?

温澈记得,熊猫电视台说是地方性的电视台,但其实早几年前就已经走出地方限制了。

它之所以能走出地方限制,也不是说这个电视台有多么吸引流量,而是它的特色十分鲜明,又红又专,所以得到了一定推广。

这一向是一个颇为严肃的电视台。这会儿忽然“年轻新潮”起来,说要举办这种综艺选秀类节目,一开始在网上是惹了很大争议的。

毕竟这不太严肃。

那有没有可能,它其实还是那个熊猫电视台,只不过是换了另一层壳子了?

温澈若有所思。

这样的想法在温澈脑海里不过一闪,很快就被她抛在脑后。

不论出题人的本意是什么,至少在这道题上,温澈不打算卖弄聪明。

别人可能对这道题没什么感触,温澈却体会颇深。

这样的题目,对一个漂泊在外的家族而言,实在太直击内心。

温澈开始奋笔疾书。

一开始因为她答得很顺畅而注意她的镜头快速推进,在她的脸上以及试卷上来了个特写。

等看到镜头下那一笔格外有风骨的字,镜头停留的时间就更长了。

——

下午三点,一百个学员再次集合。

众人看着台上分别拿着一沓试卷站定的导师们,颇为战战兢兢。

边腾先开口了:“咱们下午一共有两项任务:一是公布分班考试的结果,初次确定各位的班级。二就是根据班级重新组队。”

“在由各位导师公布分班考试的结果之前,我先说一下组队的规则。”

规则其实并不难。根据分班考试的结果,一百个学员一共会被分为4个班。一班10人,二班20人,三班30人,四班40人。

分完班后就是组队了。队长只从一班选出,有权挑选队友。

为了公平起见,每一个小队的队员组成有严格限制。一共有10个小队,每队10个人。这10个人里,一班1人,做队长;二班2人,择其一做副队长;三班3人,四班4人。

边腾说完,又道:“有问题没?没问题的话我们就开始宣布分班考试的结果了。分班考试是有具体的分数的,但这里我们只公布结果。”

“假如你们想知道自己的具体分数,可以私底下来问。问完了有意见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