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经营之神(第2/3页)

二战后利润增长最好的产业,就是石油、军工、医药、日用品还有食品,只要在这方面投资肯定差不了。

在一份名单上,哈迪写上一些名字,准备让投资公司购买这些公司股份。

默西制药公司。

加州财团一员,哈迪的老朋友,他们之间还有合作关系,共同在香港建设了青霉素生产线。

后世这家公司,在全美也是排在前几的药企,绝对值得投资,哈迪决定回头找默西制药老板大卫·默西谈谈,看能不能收购一些股票,不为控制企业,只为投资。

辉瑞制药公司,这个不必详细介绍,未来的药企巨头,蓝色小药丸让他的名字举世皆知,更是赚到无数真金白银,绝对值得投资。

强生公司,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卫生保健品和消费者护理产品公司,产业涉及药品、医疗器械、护理产品等几大类。

宝洁公司,飘柔海飞丝不能少,日后的日用品大公司,现在投资绝对是好时机。

既然有宝洁,那就把高露洁也带上。

在饮料方面,哈迪控股了百事可乐,不过他依旧不满足,他还准备投资可口可乐。

上次哈迪用手段阴了可口可乐一把,让可口可乐股价大跌,甚至有些伤了元气,可他知道可口可乐必然会缓过气来,他还是可乐界的老大,绝对值得投资。

后世可口可乐的年回报率有口皆碑,现在投资1万美元,放上几十年回报绝对超过千万美元。

电子产业,哈迪准备投资IBM,虽然在哈迪穿越来之前,IBM被苹果、微软这些公司比下去,可他依旧是计算机与电子类公司的巨无霸,盈利能力排在前几的存在。

现在投资IBM绝对不会亏。

还有就是摩托罗拉,摩托罗拉从汽车收音机起家,二战时生产步话机,HD安保现在用的设备就是他们公司的产品,后世更是成为通信行业巨无霸。

虽然后来没落,可也曾经辉煌了几十年。

现在摩托罗拉,按照规模只能算是一家中等规模公司,哈迪觉得还有机会,他准备让投资公司深入研究一下,看能否在摩托罗拉占有更多股份。

军工方面。

如果有机会,哈迪准备入股加州财团内的那几家军工企业,洛克希德,诺斯罗普·格鲁曼。

其他军工集团,都隶属于各自的财团,哈迪很难把手伸进去,但这几家公司还是有机会的,毕竟他也是加州财团一份子,财团之间企业相互持股很正常。

最后是石油,之所以放在最后面,是因为这些公司现在已经是巨无霸,购买股票可以,占股就比较困难了。

比如埃克森美孚,雪佛龙。

现在中东战争爆发,哈迪知道这些石油企业比如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趁机染指中东石油,之后的二三十年,一直到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石油公司都大赚特赚,绝对值得投资。

不过也只能是跟着赚点小钱。

哈迪绝对没有可能染指这些公司。

忽然,

哈迪手里的笔一顿,他又写下一个名字‘西方石油公司’,哈迪曾经看过一部传记,写的是一个叫‘阿曼德·哈默’的人,俄裔美国人,他被誉为“商业天才”和“幸运之人”,认识列宁,见过邓公,七十年代中美蜜月期来中国投资,他领导的西方石油公司,成为主宰世界石油业的“石油七姐妹”之一。

不过现在他还没有买下西方石油公司,西方石油公司应该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后来哈默花34万美元买下这家石油公司,没过多久就在他们原本的土地上打出了石油。

石油公司从此开始一路高歌,最后发展成世界第八大石油公司。

不过现在是1948年,哈默还没有买西方石油公司,他应该还在农场养牛呢,是全美养殖安格斯牛的领袖人物。

至于西方石油公司,就在洛杉矶,毕竟洛杉矶就坐落在一个大油田上,这里有着全美最多的石油公司。

哈迪立刻萌生了收购西方石油公司的想法。

给亨利打电话。

“亨利,帮我调查一个叫‘西方石油公司’的公司,应该就在洛杉矶。”

“还有,调查一个叫‘阿曼德·哈默’的人的情况,他现在应该在新泽西弄牧场养牛。”

“好的老板。”亨利应道。

哈迪给的信息足够充分,查起来并不难,两天后亨利拿着资料过来,向哈迪汇报。

“西方石油公司,1920年成立,注册地在洛杉矶,算是一家小规模公司,曾经打出过几口油井,不过被他们老板卖掉了,后来在其他地方不断收地,但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运起。”

“现在公司的经营状况并不好,公司估值不超过100万美元。”

“阿曼德·哈默,今年48岁,俄裔美国人,曾经帮助父亲经营制药厂,大学时代就身家百万,20多岁的时候到了苏联,得到列宁支持经营铅笔厂,赚到了几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