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4/4页)


中午,龙易在河边抓到两条鱼,烤鱼吃过,他背着背包在山林中晃悠。人有三急,龙易准备找个非摄影区解决一下生理问题。
在山坳里,远远地,他看见某个高高的松树上悬挂着黄色标牌,那是个禁止摄影的标志。龙易走过去,绕过浓密的树丛,树丛后是一块凸起的山壁,那棵悬挂着标牌的松树就生长在山壁上。龙易绕过山壁,在草丛中释放了库存,准备离开时,见到旁边有个山洞。
洞口约一人高,前方铺着许多碎石,周围杂草不多,洞内干燥平整,用在做营地应该不错,遮风挡雨——说起风雨,上个赛段的某个晚上,龙易真是受够了。那夜风雨交加,雷鸣不止,龙易情愿躲到海中,也不愿意在林子里生生淋雨。真是个糟透了的夜晚。
山洞比地面高,不用担心雨水灌入,龙易迈入洞中,仔细查看地形,才发现这个洞很深,深不见尽头。
他喜欢探险,喜欢挑战,喜欢游戏……龙易朝洞内深处走去,但结局有些让他失望,山洞是人工开凿,用木头支撑着洞壁——这是一处废弃的矿井。
晓霞山地下有煤炭储存,几十年前,国家对于煤矿开采管制不严,晓霞山一带亦不叫风景区,而是贫困山区,当地政府为了增加收益,出卖山头,只要有本钱,随便搭个伙,买点设备招点人,私人即可挖洞采煤。
小煤窑老板横行,押宝似的买山头,招人,挖矿。实际上,晓霞山煤炭储量并不丰富,有人靠挖煤赚了大钱,有人挖了半壁山,不见煤炭的影子,赔得倾家荡产……
大多数煤窑缺乏技术和先进设备,采用粗放式挖掘方式,挖到了,赚了钱,又换一个山头继续挖;挖不到,硬着头皮继续买山头,再挖……资源被极大浪费,安全事故频出,直到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矿产资源实行严厉管制,附近的小煤窑全部被关闭。
龙易目前所在的,就是当年留下的一个采煤矿井。
他第一次进入煤矿。好奇心被挑起,几十年前的废弃矿井,处处残留着历史的印迹,黝黑的墙壁微湿,支撑矿井的木头已经腐朽,窄窄的井巷透出荒凉的气息,地上甚至有坏掉的铁铲,经过几十年锈蚀,只剩下大致轮廓……
毫无看头的东西,龙易却被吸引,他去过许多地方,荒漠,雪山,倒挂着钟乳石的山洞,但从未进过矿井,他看过关于那个年代的图文书册,据说,挖煤工人在毫无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背着背篓匍匐进洞,出来时,浑身黝黑,几乎辨不出模样。
这里,真实地记录着他们的生活,虽已被废弃,但历史的痕迹犹存。
龙易越走越深,井巷只有半人高,只容他弓着身子前行,他被深深地震撼了,如此恶劣的环境,怎么能工作呢?劳动保障法去哪儿了?
继续前行,不知走了多深,他听到空气中有不寻常的声音……龙易的听觉十分灵敏,辨出是支撑木断裂的声音,夹杂着土石移动的声响。
草!
塌方了!
早不来,晚不来,他难得参观一下地下矿井,结果这矿井十分不给面子地塌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