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相迎不道远(七)(第2/2页)

薛纨轻佻道:“我倒是想离你远点,你舍得吗?”

“呸,谁不舍得?”阿松抓起散落的衣裙,才到床畔,被薛纨从后面紧紧搂住了腰,她还未及挣扎,便被他扭过下颌,深深地吻了过来。

这一个昼夜,过得是云里雾里,百感交集,阿松觉得自己累极了,只想闭上眼睛睡个三天三夜,可又舍不得——熹微的晨光下,这寒酸的小院子繁华落尽,可阿松看它,格外的可爱和静谧。

她眼睛忙不停,像只滴呖呖的小黄莺,把她的阿娘,她在柔然的日子,喋喋不休地讲给薛纨听。

半晌没听见薛纨答应,阿松侧过脸,见他双目微阖,胸膛微微的起伏着,她没见过他这个样子,饶有兴致地端详了会,戳戳鼻子,又扯扯耳朵,“你别睡呀,”她摇一摇薛纨,“我还没讲完呢。”

“嗯,”薛纨嗓音里没有睡意,很有耐心的,“你说吧,我听着。”

阿松只当他困了,便悄悄闭上嘴,薛纨却睁开了眼,“怎么不说了?”他是深眼窝,看人的时候,神色格外专注。

阿松翻过身,揽住薛纨的脖子,缩进他怀里,“我想听听你的事。”

薛纨安静了片刻——这一夜,阿松半梦半醒,时而哭,时而笑,他却多数时候都在径自沉默,仿佛心事重重。“天亮了,”他扭头看了一眼,见室内纱帷垂地,红烛高燃,地上散落着果子铜钱,残留着昨夜的喜气。对这景象他也有点不大适应,拾起中衣下床,正要去吹熄红烛,阿松却把他喊住了。

“别熄,”阿松躺在枕头上,乖乖地看着他,“我还想看。”她笑眯眯地看着龙凤喜烛上摇曳的火苗,“好看。”

薛纨便任由喜烛去燃了,连那满地碍事的果子钱币也没有管,随意套上中衣,他掀起帷帐一角,原只当阿松睡着了,却见她双眼圆睁,视线仍隔帘追逐着他的身影。见他回来,阿松眼睛一亮,往床里挪了挪。

薛纨重新脱靴,坐回床畔。没有立即躺下来,他衣襟散落,一手搭在膝头,瞧着阿松——又是一脸高深莫测的表情。阿松先抱怨了:“你这里怎么连个奴仆都没有,你不也是当官的吗?”

薛纨道:“有外人在,我不放心。我也习惯了。”

她是内人。阿松喜孜孜地想着,把柔软的被褥扯过来抱在怀里,她兴致勃勃地跟他聊起了家常,“难道你什么都自己做?你都会做什么?”

“什么都会,”薛纨道,“种豆点瓜,擦犁磨锄,罩鱼网鹰,箍桶劈柴——缝补盥洗的,都会一点。”

“你也会放羊赶牛?”

“也会。”

阿松嘻一声笑了,“我才不信。”

“不仅这些,经也会念两句,”薛纨一笑,神色很平和,“其实我小时候,也做过和尚的。”

阿松一怔,倒没留意薛纨口中那个“也”字, “你为什么要去做和尚?”

薛纨道:“我很早就没有了父母,家里遭了难,有个旧仆带着我,怕被官府抓走,在寺里寄居。老仆人不在之后,我在洛阳附近混了几年,蓄发之后才去的建康,那时也刚十二三岁。为了糊口,倒也什么都会一点。”

他若无其事,阿松却心里戚然,她移过来,攀着他的膝头,“你家里遭的什么难?”

“天灾人祸罢了。”薛纨笑一笑,没有多说。见阿松乌黑如瀑的长发垂在自己膝头,他摩挲梳理了一下,这个动作,瞬间令阿松想起了当初在建康,薛纨诌的那句“洛阳妇人都好剃头”,她扑哧一笑,心头柔情涌动,不顾自己春光外泄,投入薛纨怀里紧紧抱住了他,“你别怕,就算你是和尚,我也不嫌弃你。你是我的郎君,我的亲人,你打我骂我,我也不怨你,你去哪里我都跟着你。”

“哦?”薛纨挑眉,那个表情,明显是不相信,但见阿松信誓旦旦,一双眸子盈盈生辉,他便也没有质疑,只笑一笑便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