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愿同尘与灰(四)(第2/4页)

皇帝脸色蓦地阴了一下,“才十岁,”他负起手往殿内走,“再等两年吧。”

殿内静,一根针掉地上也听得见。檀道一手无寸铁,素裳的下缘依次拂过桌腿、榻边。自屏风后绕出来,乌革靴一挪,正对着绣帷低垂的床。

盯着绣帷良久,他慢慢抬手,忽然有一物往面门激射而来,檀道一当是剑尖,侧身避开,那副绣帷忽的一下狂卷起来,有人自窗口跃出,檀道一追出殿外,被惊动的侍卫们持兵刃蜂拥而至,凛冽的剑光在眼前一闪,那人已经刺伤两名侍卫,往寺外飞掠而去。

“是什么人?”皇帝惊魂未定地追问。

王玄鹤赶来请罪,“蒙了脸,没看清。”他问檀道一,“你看清了?”

檀道一没有兵刃,只能围观,他面无表情地摇了摇头。

皇帝猛地转过身来,一把揪住皇后衣襟,眼里迸射怒火,他指着刺客逃走的方向,“那是什么!”

皇后摇摇欲坠,脸上一点颜色也没有。

王孚闻讯而来,堂堂大将军,膝行到皇帝面前,叩首道:“陛下,臣有罪,以致刺客潜藏在皇后殿内都没有察觉,幸而陛下和皇后安然无恙,请陛下降罪!”

皇帝阴森森地盯着王孚,“你们父女……”他齿缝间挤出这一句,脸上抽搐着,把后半句咽了回去,慢慢放开皇后的衣襟,还细致地替她掸了掸胸前褶皱,皇帝脸上露出平静的笑容,“幸好皇后没事。”他威严的目光掠过殿前所有的侍卫,“去捉拿刺客,朕要活口。”

“是。”王孚捏把冷汗起身,即刻令王玄鹤率大半禁卫满城去搜捕刺客。

檀道一也退出殿外,一转身,他张开手心,那串被刺客佯做暗器的桃木念珠,上面还沾了殷红血迹,已经侵入桃木纹理。

他在行刺元翼的时候受了伤。

薛纨的伤在胸前,是被侍卫的长戟搠的。

在皇后那里不敢解衣,刚才一番大打出手,血迹已经浸湿了衣襟。中气溃散,脚步也越发迟滞了,追兵在后面紧跟不舍,马蹄声临近耳畔。他骤然刹住,一头栽下河堤,紧紧贴在朱雀桥冰凉的桥洞上,听见隆隆的脚步声自桥上经过。

一波波的追兵赶来,附近几道巷口都被严防死守。到入夜时,仍有禁军源源不断地经过河堤,火把将河面照得波光粼粼。薛纨半身浸在森寒入骨的河水里,冻得浑身哆嗦,他解开上衣,低头瞧了瞧。这一动,伤口更撕心裂肺地疼,咬牙忍了会,他扯开中衣,潦草地包扎了伤口,闭眼靠在桥洞上,慢慢调匀呼吸。

夜风飒飒的,有马蹄嘚嘚,车轮辘辘,袍袖窸窣,是文武百官自栖云寺散了,正经过朱雀桥。阿那瑰在马上和檀道一喁喁低语,“武陵王死了吗?”

檀道一心情很阴郁,有一阵,才轻轻“嗯”一声。

阿那瑰回过脸去瞧他,月光被他密密的睫毛遮挡了,看不清眸底的神情。阿那瑰顺着檀道一的手,扯住了马缰,停在了桥上,“别伤心啦,”她靠在他胸前,柔声说:“你看看月亮,多好看。”

她指的是水里的月亮,被秦淮河的柔波荡漾着,如一缕缕碎金,倾洒在交横的藻荇间。

檀道一默然看了阵月色,说声“驾”,两人一骑,缓缓回了檀府。

翌日,檀道一来到官舍,从太常寺门口经过,却不进去应卯,径自到了羽林监署府,王玄鹤前夜抓刺客抓了个通宵,一无所获,正没精打采地在案后打哈欠,见着檀道一,他不自在了,“你来干什么?”

檀道一也是一宿没睡,脸色冷白。并没有把王玄鹤的剑拔弩张放在眼里,他劈头就问:“薛纨今天没来?”

王玄鹤四下一瞧,有些茫然。来没来?他也没留意,“你找他?”

檀道一的神情不露端倪,“不错。”

“找我?有何贵干?”薛纨笑着自门外走了出来,一袭窄袖戎衣,衬得肩宽腰细,英姿勃发。反手将剑丢进剑鞘,他嘴角一扬,是个挑衅的笑容,“来得太早,在外面练了一会剑。檀兄手痒了,要在下陪你过过招吗?”

檀道一没想到薛纨真的会出现,视线将他从头到脚一掠,他转而将眸光定定地看着薛纨,“薛兄昨天在栖云寺丢了这个,”他将染血的桃木念珠递过来,“我特地来送给你。”

王玄鹤好奇插话:“你昨日不是在宫里值守,怎么也去栖云寺了?”

“我没去,檀兄认错人了吧?”薛纨仔细瞧了眼念珠,推开檀道一的手,“这不是我的,我不信佛。”

他矢口否认,檀道一也没有再逼问,将念珠收起来,他对薛纨微微点头,便离开了。

武陵王进京祭拜袁夫人,却被刺客所杀,朝臣们对这事是讳莫如深,钟离的数万大军却火速闻知噩耗,群情激愤之下,连皇帝新派来的北伐将领都砍了,公然造起反来。消息传进建康,檀济惊得胡子都扯掉了一根,慌忙整冠换衣,进宫面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