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4/5页)

“直说吧。”殿下转着玉扳指,冷静点头。

“贼人的踪迹在御书房被发现。”

“黑甲卫正在前往御书房。”

两人手中的小动静皆是一动,脸色微微变了,却又没有太大的起伏。

“圣人呢?”温归远稳着声音问道。

“圣人在淑妃那边,刚刚摆驾离开。”

路杳杳搭在绿腰手腕上的手指微颤,眼前一阵阵发黑,被绿腰死死掐着手。

“不如去看看吧。”她在恍惚间,听到自己冷静又温柔地说着。

“自然,毕竟事关父皇安危。”温归远点头应下。

两人不敢耽误,连忙坐上马车,谁也不曾说话。

御书房早已被黑甲卫团团围住,路杳杳一下马车,顾不得整理金冠,就看到角落里站着的,抱着剑的卫风。

卫风早已换成了东宫侍卫青色衣服,等他一靠近她,路杳杳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血腥味。

她不由抬头去看卫风。

“不碍事。”卫风张了张嘴小声说着,摇了摇头。

“大胆贼人,还不束手就擒。”张环的声音在近乎死寂的御书房暴戾响起。

路杳杳扭头看向弓箭所指的地方,只看到高高的御书房上站着一人。

正是前袁相嫡孙,现在的梨园子弟长衣。

她正打算说话,就看到太子站在她一侧,到嘴的话不得不咽下去。

“我想要见圣人。”

屋顶上站着那人,雪白的衣袍在高楼夏风中勾勒出消瘦的身躯,一席漆黑长发尽数散落在空中,在风中飞舞。

“大胆,圣人岂是你们这等低贱之人可以见的。”张环怒声呵斥着,手中弓箭蓄势待发,箭头的寒光在日光下发亮。

路杳杳死死捏着绿腰的手。

“我乃袁思楼幼孙袁枚。”屋顶上那人大声笑道,笑声肆意猖狂。

御书房安静得连树叶飘落在地上的声音都清晰可见。

沙沙作响。

孤苦无依。

“我要为我祖父伸冤。”他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白净俊秀的脸颊露出一股坚韧狠绝之色。

“袁思楼勾结外敌,颠覆朝纲,早已株连九族,被挫骨扬灰。”张环冷笑着。

袁枚目光悠远,远远地落在某一处。

华盖马车,金碧辉煌。

他衣袖随风而动,虽身形消瘦,却依稀还有这昔日名动长安少年郎的潇洒身姿。

“来了。”他低笑着,笑声逐渐凄厉,在寂静的皇宫中回荡。

圣人面无表情地出现在众人面前。

众人跪拜行礼。

“起来吧。”圣人站在张环身后,眯眼打量着屋顶上的人,神情冷漠,丝毫没有一点异色。

“袁家之事早已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他冷硬说道。

袁枚冷笑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圣人千秋,却是踏在我袁家三百六十口的尸骨上,踏在众多寒门子弟的身上。”

“胡言乱语。”张环手中的箭被绷到最紧。

温归远瞳孔一缩,对着旭日打了个眼色。

旭日手中的石子蓄势待发。

路杳杳只是仰头,定定地看着屋顶上的人。

当年与她一起爬树的少年郎,肆意的笑容还在眼前回荡,少年才气名贯长安。

骄傲又放肆。

如今却只剩下这般暮气。

她心中迷茫又衍生出一点害怕。

全然不受控制的事情,让她心中不安到了极点。

“圣人自己心里知道就好。”袁枚收了满脸笑意,喃喃自语道。

目光落在远处。

当年袁家从寒门起家,祖父独自一人背着包裹,徒步走入长安,最后官拜宰相,煊赫鼎盛。

可一夜落败,也不过眨眼间。

如盛街的袁家牌匾也不知换了几遍,如今又已经被赏赐给何人。

他的祖父,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姊妹,甚至是嗷嗷待哺的稚子都被迫停留在那个热烈的夏日。

那日也像今天一样阳光炽烈,照得人睁不开眼,鲜血却是流满了整条大街。

“整整十年了。”他惨笑着,注视着热烈的蔚蓝天空。

“千年史册无罪臣,一片丹心报天子。”

“了却君王事,换得泪空流。”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他高高地站在屋檐上,放声吟诗,抑扬顿挫,随口而出,满脸皆是癫狂之色。

但是很快,那笑逐渐消失,他的目光落在圣人身上。

“可他输了。”

“我每日梦中都是他们的哭喊声,是路寻义带人闯入我家时的模样,是圣人如今这般高高在上,冷漠无情的样子。”

路杳杳耳边如雷炸开,浑身一颤,却被身后的卫风扶住。

那双手牢牢桎梏着她的手臂。

温归远在人群中寻着旭阳的声音,心中不由冒出一丝烦躁之色。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如果袁相当真无辜,你今日又准备如何?”圣人威严的声音在众人耳边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