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至尊老头(10)(第2/3页)

谁能想得到,竟然因为三辆马车出城这种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会被抄家下狱,全盘皆输呢?

据说苏府被抄的时候,那可真是京城百姓再也忘不了的名场面。

早先不可一世的苏家大爷们,都披枷带锁,坐进了囚车。

苏家那些女人们虽还保存着最后一丝体面没有被关押,却都是哭哭啼啼,披头散发,掩着脸面,被拉进了苦役司。

最让人解气的,就是苏家的那些个下人们,什么大管家,二管家,管事婆子媳妇的,那些贵人们平头百姓见不着,倒是经常受这些人的气,欺男霸女的事儿,他们是没少干,如今树倒猢狲散,能知道关键密事的,也被关进了大牢,但普通些的,就被一根绳子栓成了长串,被兵们喝斥打骂着在街上走,那场面可热闹得紧。

好些人就指指戳戳,扔个菜皮牛粪啥的,“呸!你们也有今天!”

但最刺激的,当属苏府各房被抄时,那些起出来的金银财宝!

平头百姓们进不去苏府,就在大街上,看着那些兵丁们,抬着大箱子出来,一个接一个的,数都数不过来!

有好事地在那儿替官府点算,“哟,这里头要都是金银,那这府里少说得有五六百万两的银子了吧?”

其实这位还是保守了。

最后点算出来的数目,是八百万两银子。

司静航看到密折上的数字,眉头都轻轻耸动了下。

苏太师这银子攒的,比老皇帝的私库都多啊!

苏太师比原主年轻个六七岁,原主登基之后,有心对朝堂上来个大换血,大力栽培年轻臣子,苏太师就其中一位。

相比较王太傅古板,吕相老谋深算,苏太师就更会投其所好,点子翻新,因此原主在臣子里头就比较宠信苏太师,苏太师的官位也就一路攀升,还跟皇帝做了儿女亲家。

但原主肯定想不到,苏太师敛财成性,在好些地方都伸了手,过得日子比原主这个皇帝还奢侈呢!

且贪只是罪名之一,最要命的,是苏太师还把黑手伸向了军备。

苏太师虽然权倾半朝,但他的政敌也多,一见苏太师翻身无望,立马磨刀霍霍……

不到七天,苏太师的各种罪名罪证就都摆到了御案之上。

三关粮饷缺失疑案,也终于水落石出。

其实就是苏太师之子,在兵部的苏老二干的。

弹劾苏太师及其党羽的奏折就跟雪片似的,飞往司静航的案头。

之前老皇帝懒理朝政,十天半个月才上一次朝,除非重要加急的奏折才会亲自御览,其余的就都推到了政事堂,由三位重臣在处理。

如今司静航灵丹打底,最不缺的就是精力和时间,于是所有的奏折,就全都收到了他这儿。

司静航看着给苏太师列出来的百条罪状,就笑了。

这帮诤臣啊,早干嘛去了?

而吕相的奏折则更是重磅。

上头有根据给苏太师送礼的礼单列出的苏党成员名单……这些人依着吕相的建议,自然是要革职拿问了!

更微妙的,是这些人的位置空下来以后,吕相还拟定了填补的人选……

吕相同苏太师之间,有微妙的相争关系……这事儿不光原主清楚,朝堂上所有的人都清楚。

如果是原主,对这些不大显眼的官位就不大在乎,关键位置上添添减减,余下的,估计就都由着吕相做主了。

但司静航能让这种事发生吗?

他先把奏折给压下了。

“君臣多年,朕去看看他吧……”

苏太师虽然是阶下囚,毕竟曾经是朝中重臣,被单独关押在一间牢房内。

这间牢房干干净净,不但有床,还有桌椅和文房四宝。

苏太师披散着头发坐在桌前,目光直直地盯着桌上的油灯,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苏大人,陛下来看你了!”

一道尖利的声音惊醒了苏太师,他慌忙起身,反射般地整理着衣冠。

没过几十息的工夫,他果然看到了身着常服的陛下。

“陛下!”

苏太师跪伏在地,老泪纵横。

“臣罪该万死,深负君恩,无颜再见陛下啊……”

司静航走到铁栏外,在内侍送上的大椅上坐定。

因苏太师的地位实在太过重要,整个院里,便只有他一位犯人。

司静航进来时,已经清了场,除开身边的侍卫和一名内侍之外,就连原本的狱卒和典狱官,都只能在院外守着。

苏太师忏悔痛哭一番,却没听到司静航任何动静,只得抬头观望。

“陛下?老臣死不足惜,只求饶过苏家几个孙辈,让他们归乡能安稳做个田舍翁。”

司静航忽然一笑。

“归乡?归哪儿去?”

“可是关外北蛮之地?”

苏太师瞬间色变,身体打晃。

“陛下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