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型催生现场(第3/3页)

大型催生现场啊。

在今天之前,苏樱桃还没发现,博士会是如此的小肚鸡肠,以及会挖苦人。

“生一个吧,清溪和长征都那么优秀,你再生一个,我想应该也会很优秀。”他又说。

这时,有个老专家又说:“博士也该多生几个,你的优良基因,也应该多遗传几个后代才对。”

好嘛,战火引到自己身上了。

苏樱桃自结婚以来,最烦的一件事情就是被人催着生孩子,她大概有点明白了,邓昆仑这是自己想生不敢生,转着弯儿的,要让这帮人今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催她吧。

不过邓昆仑停了下来,却说:“我在M国,有位很老的朋友,你们也都知道,本,本杰明。”

一帮人都停下了下来,看着博士。

“就在前阵子,他说他收到了一份,由别人转交给他的,唐时的《击鼓俑》,在那之前,他虽然知道在古老的东方,在华国,曾经有过非常灿烂的文明,但他认为现在的东方,文化和遗产,已经被我们所谓的革命者给亲手埋葬了。”博士又说。

这帮人,大部分都是M国归来的归客们。

是的,他们刚刚经历完一场革命的洗礼,这场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的,打破了旧的,推出了新的,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但同时,它也断送了整个国家的传统文化。

而M国,以及很多别的国家的人,就好比地主家的儿子在烧房子的时候,站在院外,不但要看笑话,还要说些风凉话,说:“瞧瞧这帮败家子,把祖宗的基业糟蹋成什么样子了。”

此刻,就好比地主家的傻儿子们。

在场的每一个人,每一个老专家,干部,博士。

他们都是华国人,当有人这样说的时候,他们都会觉得难堪,无比难堪。

他们努力创造着新的,但他们也不忍抛下祖辈留一来的,曾经的历史遗产和巅峰美学。

但是七年时间,什么都没有了。

他们把一切都给埋葬了。

“本是一个古董贩子,文物专家,他收到的那个《击鼓俑》,是我的妻子苏樱桃带着咱们秦工轻工车间的一帮老艺人们仿制的,用本的眼光来看,它完美的传承,复制了我们的传统美学。而送他《击鼓俑》的人,则是一个开放的,不仇视我们的,亲华派,这也意味着,亲华派正在国际上成为主流。”

邓昆仑一笑,又诚恳的说:“所以大家就别催我家小苏同志生孩子了,当西方列强在笑话我们的时候,她能帮我们在西方人面前证明我们,并没有丢了我们的家底儿。我觉得她做这种事情,比生孩子的意义更大,你们觉得呢。”

“生孩子是自己自愿的事情,不生就不生嘛,我们家就一个,我觉得很好。”一位老同志说。

宋言索性说:“我觉得我还没伟大到不生孩子就会影响历史进程的地步,普通人而已,我一个都不生。”

“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咱们就不要谈论这个话题了,好吗?”博士说:“你们再在隔壁聊会儿,我该去给小苏……哦不,苏厂长帮忙了。”

转过身,博士就见苏樱桃远远的,在自家的白色篱笆里站着。

当然,他不知道,就在刚才,苏樱桃险些抽出了自己长达40米的大砍刀。

他表现的还可以,所以她的刀又收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