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第2/4页)

白嫂这几天要在医院照顾许菱双,所以这些东西都由许香萍和李桃收下拿回去料理了。

许菱双产后精神很好,加上她自己有异能的关系,到出院的时候,她走路都比一般产妇要稳当很多。

等到许菱双出院,姚翠花就带着两个小女儿回去了,秦富贵和秦安康见她回来了,第二天俩人就过去了。

他们俩是男的,帮不上什么忙,又知道一口气去太多人会给秦远他们添麻烦,所以就让姚翠花这个做妈的先过去,等那边没那么忙乱了,他们俩才过去。

秦安康小心翼翼的拎去了一百多个鸡蛋,许菱双说:“小叔,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鸡蛋?”

“已经不算多了,要不是天气太热,存不住,我还可以多给你攒一点鸡蛋的。这里面呢,三分之一是我的,三分之一是大哥的,还有三分之一是秦远三婆的。”秦安康笑着说:“她老人家也很想来看看,但你知道的,天气太热,老人家坐大客车很辛苦的,怕她中暑,不敢带她过来。不过我们说好了,等你们摆满月酒的时候,她要来看看陶陶的。”

陶陶是宝宝的小名,跟大名秦言锡一样,全都出自《诗经》,都是秦远取的。

秦远说:“也不算是我取的,我老师还在世的时候,有一次他给我讲《诗经》,就说以后要是我有了孩子,可以给孩子取这些名字,我就记下了。”

反正大小名都挺好听的,又不用自己动脑子,许菱双就点了头,开始“陶陶、陶陶”的叫起来了。

陶陶是个非常让人省心的孩子,他不光长得像小天使,性格也像,他几乎很少哭闹,乖到连白嫂都说很少见到这样的娃娃。

宝宝这么乖,许菱双这个做妈妈的就占了便宜,她在月子期间休养的特别好,等到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她已经恢复了苗条灵动的身姿,可以到处乱跑了。

之前结婚的时候没有摆酒,这次宝宝满月,秦远倒是在大院儿里食堂里摆了几桌酒,除了秦富贵、秦安康、三婆他们这些亲人亲戚,两人的领导、同事也请了不少,大家热热闹闹的吃了一顿饭,当然,小陶陶也收到了很多礼物。

长辈们都给的红包,不管面值多少,许菱双都郑重的记了下来,打算全都留给儿子以后做零花钱。

至于廖原、廖舟他们这些受过许菱双恩惠的人,则大手笔的给宝宝打了金项圈和金镯子。

董清泉和董母更是送了一个堪称巨款的八八八的大红包,还有一大堆找人从沿海地区带回来的玩具,简直可以塞满半个婴儿房。

至于李桃、许香萍他们,虽然没有那么多钱,但都亲手做了不少小衣服,把小陶陶打扮的像个小王子似的,抱出去简直人见人爱,拍照的照相馆都想留着他的照片放大了贴在橱窗里。

“菱双是真的了不起,又要上班又要生小孩还能考上大学,我家大孙子以后要是有你一半出息,我就心满意足了。”白嫂笑呵呵的说道。

太阳已经落山了,许菱双在院子里浇过了两次水,暑气渐渐消散,白嫂就把陶陶抱出来让他在院子里透透气。

许菱双穿着清爽的睡衣坐在陶陶的小摇床旁边吃西瓜,一边吃一边说:“听说你家大孙子次次都是年级第一,那以后肯定比我有出息的。我到底还是时间有限,又被家庭捆住了脚步,所以只能考省内的大学。你家大孙子以后可以往外考,各大名校等着他呢。”

分数出来了之后,许菱双其实也可以去京市读名校的,连廖家和张老都打过电话问了她的意见,但许菱双不想跟秦远分开,所以还是选择留在了省内。

董清泉说她挺伟大的,愿意会家庭做出这么大的牺牲。

许菱双自己倒不觉得这是牺牲,有些时候,人生不是只有一种选择的,她现在可以选择这样的平衡,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

白嫂笑着说:“反正大家都说你了不起,我回家都是拿你来激烈我家大孙子的。”

许菱双笑了笑,继续埋头吃西瓜。

坐月子期间所有人都不给她吃水果,所以出了月子后,她就放开肚子大吃特吃,反正盛夏时候的水果特别多,价钱也不贵。

“对了,九月份就要开学了,到时候你怎么给陶陶喂奶呢?”白嫂说:“现在的奶水就已经不太够了,到时候要是你上课期间憋一憋,把奶水给憋回去了,那可就不妙了。”

是的,许菱双的母乳一直不太够,所以陶陶小宝贝一直是母乳和奶粉掺着喂的,好在他不挑食,有什么喝什么,饭量又好,跟他爸挺像的。

许菱双说:“开学了就断奶,只给他喝奶粉。”

“啊……”白嫂还想说些什么,不过考虑到这是人家的家事,她就闭了嘴。

许菱双特别喜欢白嫂的这个性格,她这个人呢,没什么文化,但是手脚勤快,又稳重,而且知道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可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