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2/3页)

“我跟你爸没先到你有一天还能当校长,以前让你考师范当老师你都不愿意。”

“我这算什么校长,整个学校才十几个学生,而且我这是临危受命,实在缺人才上的,我还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

她是谦虚了,但父母看自家孩子处处都是好的,说道,“那也得有能力才行,本来你说不找工作还挺担心的,现在总算放心了。”

唐彩芹工作了一辈子,自然也希望女儿有自己的事业,虽然写了几本,但在老一辈眼中那算不上一份正当的职业,如今在部队小学当校长,哪怕只有十来个孩子,对长辈而言也是正当职业。

李翰东专心致志的开车,间或往后视镜看一眼,唐彩芹说了几句话又开始晕车了,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坐在副驾驶的苏致霖时不时跟女婿聊几句,比如当地的风土人情,部队的位置等。

车子很快开到目的地,这也是老两口第一次来部队,觉得整个环境庄严而肃穆,油然生出对国家对军队的自豪来。

“我们就住那,两栋公寓连在一起的,现在已经住了十几户了。”

她还把远处的学校指给父母看,老两口看了连连点头,“环境挺好的,那些小伙子这么冷的天还在训练呢?”

“那当然,军人的意志就是要克服任何困难,哪怕天上下刀子该训练还是得训练。”

苏雯慧说完,刻意往丈夫那看了眼,果然看见他唇角上扬,她早就发现了,他其实是很爱听她说这些的。

车子停下后,注意到动静的邻居们都往这看过来,苏雯慧扶着她妈下车,苏致霖跟李翰东从前面下。

李翰东跟苏雯慧说,“你先带爸妈上楼,我来搬行李。”

苏雯慧点头,“好,一次搬不了就分两次,你别着急,那我们先上去了。”

这时候邻居们也出来打招呼,“雯慧,这是叔叔阿姨吧?”

老两口笑着跟大家问好。

“叔叔阿姨真年轻,仔细看阿姨跟雯慧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阿姨年轻时候肯定也是个美人。”

唐彩芹挥着手笑道,“你们可真会说话,我都一把年纪了,那还能看出美丑来。”

“叔叔阿姨是来陪雯慧他们过年的吧?”

“是啊,他们忙,回不去,我们在家闲着没事,心想反正也没来过武汉,就来看看孩子,顺便也当旅游了。”

寒暄了几句后,苏雯慧带父母上楼,他们出发前特意开了空调,还在炉上文火炖了一锅猪骨汤,屋里暖融融的,唐彩芹边脱围巾边打量家里的布置,挺温馨整齐的,就知道女儿过日子没有偷懒。

“挺好,屋子也不算小,你们两够住了。”

“妈,你们这几天就住我们那屋吧,屋里有暖气晚上不冷,我跟翰东睡书房。”

“不用,我跟你爸谁书房就好,这主屋啊得你们自己住,再说了,我们可不像你那么怕冷,几十年都这么过的。”

苏家确实有这个规矩,苏雯慧也就不再劝,带父母去书房看布置的情况。

“这个床板是硬的,垫了两层棉絮,被子也挺厚实的,你们看行不行,不行我再拿一床过来。”

唐彩芹伸手压了压床板,觉得挺合适。

“够了,垫的盖的都挺厚实。”

这时候李翰东搬着东西上楼了,唐彩芹过去收拾,那些是他们要用的行李,那些是带来给女儿女婿的,哪些是厨房吃的,一样样归好类。

“这是你婆婆准备的,知道我们要来特意送到家里。”

是一块扇风干的腊肉,全是排骨,炖肉吃特别香。

“她说你爱吃这个,特意给你们准备的,谁知道你们过年回不去。”

苏雯慧让李翰东把腊肉挂上,知道公婆这么惦记自己,心里挺感动。

“爸妈,我炖了骨头汤,你们要不要喝点?”

“那就来一碗吧,晚上把我带的瓦罐鸡热了,在家炖好了带来的。”

“好啊,那咱们晚上再炒两个蔬菜就够了。”

“够了,哪能吃的下这么多啊。”

“那你们喝了汤之后回房间休息吧,我做好饭了喊你们。”

李翰东接了人后又回了部队,得六点才能到家。

“上车饺子下车面”,晚上苏雯慧炒了两个蔬菜,把父母带来的瓦罐鸡重新加工,另外蒸了香肠,还切了两个咸鸭蛋,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了晚饭。

“爸妈,明天咱们去市里吧,逛逛街,看看景点什么的,中午在外面吃,下午逛够了回来。”

苏致霖原本是不爱逛街的,但既然来了武汉,也不能整天足不出户,比如有名的黄鹤楼,他还是挺想去看看的。

“那我明天让小原给你们开车。”

“好啊,其实也不用跟着我们,把我们送到市里就行了,我们可以自己回来。”

“没事,我明天不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