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心思(第2/5页)

之前唐嬷嬷是在寿康宫伺候的人,思宁自打入主寿康宫之后,觉得这个嬷嬷行事稳重,性子也谨慎,便将她留在了跟前,不过现在唐嬷嬷到底想去哪儿,还得看她自己的意思。

唐嬷嬷听到这话愣了一瞬,然后急忙跪下回话:“奴才是寿康宫的人,自然是要回来的。”

思宁沉默了一会儿,终于道:“若这是你的心里话,那今儿你就回去与宁妃说一声,回来伺候便是,若是你只是顾念着我们的主仆之情,却也不必想得太多,我既然能问出这句话,那便是真心实意的,没有半分试探的意思。”

唐嬷嬷听着这话继续磕头:“太后娘娘如此宽容,奴才自然也不敢欺瞒娘娘,还请娘娘容禀,宁妃娘娘虽然的确是个好主子,只是奴才如今年纪大了,也不想再经历这些风浪,只想安安稳稳的过完下半辈子,好好的伺候太后娘娘,旁的事万万不敢奢求的。”

思宁听着这话,倒也的确是真心实意的,便点了点头:“既然你这样说了,那我也不为难你,你回去与宁妃说一声,便回来吧。”

唐嬷嬷这才松了口气,又给思宁磕了个头,这才起身退了出去。

等到唐嬷嬷出去,青黛小声道:“能在娘娘跟前伺候,那是几辈子都修不来的福分,唐嬷嬷是个聪明人,又怎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呢?”

思宁听着这话,忍不住笑着看了一眼青黛:“在你眼中,我自然处处都好,只是若是那有野心的,却也是受不住我这儿的平淡,总想挣个出身出来,唐嬷嬷不是我跟前最得用的,她若是想要更进一步,我又何必拦着她呢?”

青黛若有所思,也明白了思宁的意思。

唐嬷嬷在寿康宫,那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她和青衿的,甚至青桔和青果也比不过,可是要是去了宁妃跟前,那只怕就是跟前的第一得意人,这其中的分别十分微妙,说不上来哪个好,只看这个人求的是什么。

……

唐嬷嬷心里有些惴惴的回了宁妃住处,进宫门的时候,听到里头仪妃和宁妃说话的声音。

唐嬷嬷的脚步顿了顿,到底没进去,转身去了边上的耳房。

耳房里,麦冬和冬青正坐着说话,见着唐嬷嬷进来了,急忙笑着招呼她也坐下。

如今已经入了秋,天也有些寒凉,她们这些奴才,一般不做事的时候,便找个有炉子的屋子,坐着说话。

麦冬将上位让了出来,唐嬷嬷也没推拒,直接坐了下来。

喝了口茶,烤了烤火,唐嬷嬷这才道:“仪妃娘娘什么时候来的?”

麦冬笑着回答:“嬷嬷刚一走就来了,还带着三公主呢,嬷嬷知道,咱们娘娘最是心疼三公主,这会儿且有说话的时候呢。”

唐嬷嬷点了点头,三公主的确也招人疼,看着纤弱,却很懂事。

麦冬看着唐嬷嬷若有所思的样子,神色微动,小声试探道:“嬷嬷是找娘娘有事吗?”

唐嬷嬷倒也没瞒着,直接道:“今儿我去给太后娘娘回话,娘娘说,遣我过来,是为了照料宁妃娘娘生产,如今宁妃娘娘母子平安,便让我回去伺候呢。”

麦冬心下一惊,她还当唐嬷嬷这一过来,只怕日后就不回去了呢,没想到唐嬷嬷竟然要走!

麦冬忍不住拉住了唐嬷嬷的手:“好好的,嬷嬷怎么就要走,咱们娘娘最倚重嬷嬷,嬷嬷要是走了,娘娘不知道多难过。”

唐嬷嬷却笑着拍了拍麦冬的手,一脸深意的看着麦冬:“好丫头,娘娘倚重我,也只是因为我多吃了几年饭,知道的事情多些,你是个聪明的,只要好生在娘娘跟前伺候,日后总有娘娘倚重你的时候。”

麦冬听着这话心里一惊,只觉得自己心里那点小心思,都仿佛被唐嬷嬷看穿了一样。

她在听到唐嬷嬷要走时,着急也的确是着急,但是那抹着急后面,也隐隐藏着一丝高兴。

毕竟之前她才是宁妃跟前最得用的人,但是唐嬷嬷以来,她却得往后靠了,现在唐嬷嬷要走,那她的地位自然也会恢复。

麦冬有些尴尬,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应。

唐嬷嬷却只是笑了笑,再没有多言,只是继续喝茶。

屋里顿时陷入了一阵诡异的寂静之中,只有火炉里哔哔啵啵的烧炭声,在屋子里淡淡的回响。

……

唐嬷嬷第二天就从宁妃处收拾了东西回来了。

听说当天唐嬷嬷去跟宁妃告辞的时候,宁妃还哭了一场,但是到底也没拦着人走,只是又赐下了许多东西,以示感激。

唐嬷嬷拿了东西之后,便来了思宁跟前报备。

思宁看了一下,算不上多珍贵,但是在这宫里却很实用,思宁忍不住点了点头,看来宁妃准备这些东西,也是废了心思的。

“既然给你了,那你就拿着吧,也算是酬你这段时间的辛苦了。”思宁温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