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5/6页)

崔桃曾把东西带给了大马氏用,倒没说那铺子里是她开的,只告诉大马氏东西好用,让她试试。大马氏试用半个多月之后,果然觉得头发柔顺亮泽了不少,便差人问崔桃从何而得,崔桃这才告诉大马氏她开小铺的情况,专门售卖这东西。

大马氏自然是欢欢喜喜地在贵妇圈里,给崔桃的铺子好一顿宣传赞扬。她是宰相夫人,也算是在汴京贵妇圈里的领头羊了,自然是引来不少高门女子争相跟风。

多少女子都想如卫子夫那般,凭着一头好秀发可吸引汉武帝那般的男儿。风气一旦被带起来后,加之有口碑,生意自然是越来越好。甚至有宫里人特意跑来寻护发露,好让他们宫里的主人也能凭美发吸引官家。

所以这小铺的生意越来越好,王四娘和萍儿俩人几乎每天脚不沾地,都从早忙到晚。

今天便是天贶节,俩人还是一早起来就算账,盘算着该去哪家药铺取货,该去谁家送货,已经全然没工夫去管崔桃出门干什么了。

崔桃则就是个彻彻底底的甩手掌柜,除了提供配方和想法让王四娘和萍儿实践外,什么都不管,别人忙忙碌碌地给她挣钱,她则在优哉游哉地享受生活,谈着她健康甜美的恋爱。

完美!

崔桃刚从开封府后门出来的时候,正碰见相府的家仆来找她。

“夫人念着今日崔娘子休假,邀崔娘子去过节呢。”

“我今日有事去不得了,改日去给姨母道歉。”崔桃说罢,便笑着跟家仆道了声麻烦,就骑着马飞速跑了。

家仆到嘴边的话都不及说,只得无奈地回去跟大马氏复命。

大马氏从得知崔桃过去‘离家出走’的种种,原来都是被陷害和冤枉之后,便不禁懊悔又心疼崔桃。所以这近一个月以来,她找崔桃的次数明显增多了。但崔桃只来吕家吃过两顿饭,每次都是避开吕公弼在家的时候她才会来,而且只见她。

大马氏本有心重新撮合崔桃和吕公弼,如今见她此状,倒是不免多思多虑了些,便去信到崔家,询问亲妹妹小马氏的意思。

小马氏很坦率地回信道明,如今崔桃因经历特殊,暂时无心婚嫁,以后便是有婚事也全凭她自己的意思,由崔老太太做主了,别人谁都管不得了。家里人都因为她的遭遇,疼爱她都来不及,断然不会再逼迫她什么。

大马氏如此也就明白了,她家二儿子已然不在崔桃的考虑范围之内了。若不然,哪会每次请她来的时候,她都躲着吕公弼。

小马氏信中说得很详尽,道出崔桃这三年多来所遭受的非人苦难,大马氏仅仅见其信上所述的内容便心酸流泪,实难想象当时真相道出那一刻崔家众人会是何等震惊。作为崔桃的姨母,大马氏自然心疼和理解崔桃。

所以这婚事即便成不了了,大马氏依然还是愿意疼爱崔桃的。只家中还有个痴情种没走出来,这次天贶节,她本来是向借机请崔桃来一趟,当面把这事儿跟吕公弼讲明白了,彻底了结了那孩子的心思。不想崔桃被吓怕了,一听邀请就连忙拒绝跑了,连解释都没听。

于大马氏而言,她不觉得崔桃是真有事,只以为崔桃是因为天贶节吕公弼在宰相府,所以才着急躲着不见。

既如此,那问题只能尽量靠自己解决了。

大马氏叹了口气,趁着吕公弼、吕公孺兄弟来请安的时候,跟吕公弼讲明白情况,劝他是时候该放手了。

吕公弼阴沉着脸,面上保持着对大马氏恭敬的样子,嘴上却是一声不吭。

吕公孺在旁听了这话,不禁道:“二哥连人失踪查不着的时候,都不肯放手。如今熬到这时候,见着人了,近在咫尺,叫他如何能放得下?唉,二哥的姻缘怎么这么难呢,我还以为咱家终于可以种桃树了呢。”

“小孩子家家的,你懂什么,回房读书去!”大马氏打发人道。

吕公孺抱怨不已,他分明跟吕公弼没差两岁,但就因为长了一张娃娃脸显嫩,他娘好像永远不记得他多大一般,总是当他是小孩子。

“还说自己不是,真长大的人说话会像你这样吵么?”

吕公孺:“……”

终究,还是,只能默默退下了。

“他的话错的离谱,你可知哪儿错了?”大马氏严肃地问吕公弼。

吕公弼这时才转眸望向大马氏。

“当初人没见着,一切都还不清楚,你惦记着自有道理。可如今人近在咫尺,你看得清清楚楚,她心不在你身上,你再惦记着便是蠢而不自知。聪明的男儿,当懂得审时度势,及时止损。”大马氏告诉吕公弼,“若两情相悦,痴情没错,于那个人来说为一种幸事。若仅为你的相情愿,你的痴情不过是给别人徒增烦恼罢了。”

吕公弼低下头,依旧默不作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