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第2/3页)

小花精瞠目:“还有胡氏的事?”

老荣公颔首:“胡氏本是早夭的命运,她窜通警幻,夺取元春的气运,自己成了太后,元春因此才无子早夭。

而今她下场凄凉,胡家满门灭绝,也是前世作恶的报应。”

小花精蹙眉:“忠顺王,义忠郡王都是报应?”

荣公颔首:“忠顺王帮着胡氏谋杀了乾元帝,让自己的儿子提前继位,自己作为太后垂帘,忠顺王做了摄政王。”

乾元帝竟然是个戴绿帽的倒霉皇帝啊。

怪不得陛下跟忠顺王似乎仇人一般,明里暗里收拾忠顺王与义忠郡王一干人等。

这般说来,自己也不欠陛下啊?

若非她救助,只怕上回乾元帝就完蛋了。

小花精元神回位,做回元春皇后。

翌日,元春求见乾元帝,被平公公挡驾:“皇后娘娘容禀,陛下闭关,开始百日炼丹,炼丹不成陛下不会出关。”

元春气愤:“陛下是皇帝,如何炼丹,炼丹不是道士的事情?”

这话说过元春自己也忘记了。

谁知,翌日陛下传下旨意,禅位太子水泽,乾元帝成为历史,他要入道修行,还给自己取了道号:紫薇仙君。

小花精顿觉搬了石头,砸了自己脚。

满朝文武哪里依从,一百二十命文武在小花精水泽母子的带领下,前往无逸殿外跪求:“请陛下三思,以社稷百姓为重。”

满朝文武王公贵族跪了三日,

乾元帝不动如山。

第三日,乾元帝再颁下圣旨,再有谁忤逆不遵圣命,斩立决。

文武百官虽然爱戴陛下,却不会舍弃性命。

再者,太子水泽虽然只有十三岁,却十分英明睿智,只是欠缺经验而已。

在大臣心中,小皇帝要比老皇帝好对付。

他们之所以哭求请愿,也是半真半假,全了君臣之义。

三日后,六月二十四,黄道吉日。

水泽登基成为新帝,国号雍熙。

朝廷并不承认乾元帝为道士,而是尊称他为上皇。

大月朝再次出现双帝。

元春三十一岁荣升太后。

元春荣升太后,恩泽后家。

荣国公封号多袭一世。

贾政的承恩公不能承袭,仅止一代。

新帝恩封贾珠武宁侯,杜晴武宁候夫人。

恩封二舅贾瑜(宝玉)文彦伯,林黛玉文彦伯夫人。

贾母与王氏都赏赐七树金花凤冠,超品诰命服饰。

赐予见官不拜,见君不跪之殊荣。

贾赦贾敬贾瑚贾琏贾琮,都官升一级。

贾瑚成了从一品的总督。

贾琮成了正三品的国子监祭酒。

贾琏成了正三品的副将。

太后元春也赐予祖母大伯母母亲沉香木的念珠拐杖,黄金千两,珠宝翡翠十二盒,番邦进贡的各色灵玉佩十二枚。

嫂嫂珠宝翡翠,绫罗绸缎。

侄女们除了绫罗绸缎,珠宝头面,还有来自西域的冰蚕织造的灵袍。

这是小花精与黛玉亲手织造,穿戴不仅可以滋养身体,还能自行护主。

侄子们每人大小十二号的灵毫毛笔,其余则是凡品的文房四宝,名家字画。

除此之外,元春把自己的房里的人参燕窝,精美器皿几乎都搬空了,祖母母亲大伯母嫂嫂侄女们都是一箱子。

这些都是元春的份例,她从来不吃,放着还占地方生虫子。

新帝登基,小花精便专心教导龙凤胎,一纪元十二年,龙凤胎也十五岁了,刚刚好。

却没料到,朝堂开始一波一波的请旨。

一波言成,天子年幼,请求太后垂帘。

这也不过是老话重提。

乾元帝原本就有皇后辅政的圣旨。

这提议是辅政王十三提出,多位王爷大臣附议。

这一波人是讨好太后与太上皇。

太上皇的圣旨,没必要忤逆,反得罪太后。

元春不愿意操心,只答应辅助新帝,不答应垂帘。

然后,有人要求选秀,并遴选皇后。

这一波人一是为自己,二是为新帝雍熙帝。

新帝即便不满十八岁 ,只要迎娶了皇后也算成年,辅政王就要还政新帝,不再干涉新帝主政。

太后也不再辅政。

新帝的圣旨,不再征求辅政王意见,也无需加盖太后的凤印。

小花精无所谓,遴选皇后又怎样呢,自己还掐不住皇后?

再者,元春也不准备干涉朝政。

她唯一心意,就是要求新帝把提高女子地位的有关政令,写入大月朝律令,而不是附加律条。

小花精完善了大月律法,把大月律令第一条:杀人者死,增加批注,含夫杀妻。

原本夫杀妻,发配三千里,囚五年至十年。

妻杀夫斩立决,伤夫,秋后问斩。

律法对女子十分凶残。

元春增加三条,保证妇孺权利。

其一,取消贱籍。

女子犯罪或株连,不再贬贱籍,处罚不分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