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六章 清穿文世界6(第2/7页)

四爷放下手里抄经的笔,接过那封信,打开看了看,因为没有学过写字的原因,再加上生病,笔力虚浮,但一笔一划非常工整,看着就是很认真很认真写的。

对于认真的人,四爷一向欣赏,心下不由更加欣喜几分,认为这孩子的性子像极了自己。

他吩咐道,“按二阿哥说的办,以后阿哥有吩咐,你们也照做,不必过来请示了。”

话是这么说,但苏培盛知道,该请示的还是得请示,他是四爷的奴才,不是二阿哥的,而且二阿哥吩咐自己,不就是没有避讳四爷的意思嘛,不然为什么吩咐自己这个四爷的贴身奴才?

不过这句话,也代表了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二阿哥是府里的管事主子了,许多事可以自己做主了。

果然,之后卫其轩又陆陆续续吩咐了一些事,苏培盛都不打折扣的完成了,甚至还把他的一个徒弟派了过来。

这是四爷的意思,以前卫其轩身份的奴才,都是选的那种忠心细心的人,能照顾好他,但外面能办事的机灵人,却少了些。

苏培盛培养的徒弟,原本是预备留着给四爷使唤的人手,不仅对府里的大事小情都了解,就是外面的世界也清楚的很,是上手就能当管家的人。

有了他,卫其轩办起事来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从开始和府里联系,到府里的采买,再到四贝勒府的交际往来,他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甚至那些奴才背后的势力,在他抽丝剥茧下,几乎无所遁形。

府里不仅有康熙的人,也有德妃的人,更有其他皇子收买的人。

都说四贝勒府篱笆扎得深,府里犹如铜墙铁壁,可在卫其轩看来,只是一般般,四爷身边有康熙的人,大概四爷和康熙都心知肚明。

四爷知道那人是康熙派来的,监视也好,保护也罢,他都把人重用了,并且秉持着凡事不可对人言,做很多事的时候,都让他在身边看着。

可实际上,卫其轩看的出来,四爷在隐隐组建一支新的势力。

而这势力的头领,如果他没猜错,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康熙派来的人。明面上的看重是假象,迷惑外人的,实际背地里的看重才是真的。

四爷把人策反了,还利用他是康熙的人这个不少人知道的秘密,做了一次灯下黑。

谁能想到呢,康熙的人居然成了他的情报头子。

从这一点上说,四爷是厉害的,也是大胆的,怪不得他能成为最后的赢家,不仅仅是隐忍就可以办到的。

然而厉害的人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就卫其轩所发现的,四爷身边的一个大太监,居然是八阿哥的人。

这个大太监是跟着四爷从宫里出来的,好像是从小服侍四爷的,只不过人太过老实,有点木,所以四爷让他去管私库了。

而他也整天呆在库房里,从不往四爷身边凑,也从不探听什么消息。

这原本是最可靠的奴才,比灵活的苏培盛还要值得信赖,可卫其轩却怀疑上了他。

这还得从硝石制冰上说起,四贝勒府是有药房的,里面药材齐全,种类丰富,反正是各种药材都备了一些,只要主子需要,立刻能派上用场。

再加上府里那么多奴才,总有几个头疼脑热的,需要去药房拿药,所以一般来说,药房会半个月补一次货,然后每半年更换一次药材,那些品质不好了的,会清理出去。

可有些药材可以长期储存,没坏就不必时常更换了。

硝石就是其中一种,并且还是那种没有特殊批条,一般人拿不到的药。

府里以往的硝石,都是拿了四爷的手条,去太医院领取的。

在制了一批冰之后,府里的硝石用完了,于是需要等到半月时间到,或者四爷写了手条。

可四爷刚刚失去嫡长子,正伤心呢,没人敢拿这点小事来打扰他。

怎么办呢?就有人想到了四爷的私库。

硝石制作不易,用于火药和用于中药又完全不同,碍于生产技术,这时候只能手工制作,能入药的硝石也是有品质好坏之分的。

之前安徽总督回京述职,就带了一些上好的硝石,作为药材送到了几家王府。

当时四爷不在,府里的管家不确定这个要怎么处置,于是先收到了四爷的私库,等四爷回来后再处理。

四爷回来知道后,就让人去太医院报备了一下,说收到多少多少硝石,之后就忙于别的事去了,因此硝石一直在私库放着呢。

这时候需要用,四爷又不在,他们就请那个太监帮忙,让他给这边递个话,先挪用一点。

那太监也就这么做了,四爷听完了来人的汇报,应下了,表示可以开私库取用。

那个汇报的人离开的时候,看到了卫其轩,特意跑过来给卫其轩请了安。

卫其轩见他这么机灵,就问道,“你是在哪里当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