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年代文世界17(第2/3页)

周兵自己去探查了消息,原本是想看看卫其轩的话,是不是准确的,害怕弄错了哪家,这是他当探查兵的养成习惯,消息反复确认。

可查出来的结果,没有一丝错误,这就已经让他够敬佩了。

可还有更出人意料的,昨晚上,卫其轩突然给了他一份册子,表明了各家有多少粮,需要多少,仔仔细细,一丝不漏。

周兵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让人按照各家或者个人需要的份量称重,然后标记上名字,等着人来取。

没想到,再一次被卫其轩算中了。

那些拿到粮食的人家,都分外欣喜,说自己家就缺这些,真是太好了。

周兵看了村支书一眼,发现他也分外惊讶,不由更加惊叹。

卫其轩其人,实在观察力惊人!

有了这详尽的办法,每家需要多少都不用扯皮了,拿上准备好的粮食,在欠条上按下手印,就可以走了。

因此不过半天时间,所有需要借粮的人,都走光了。

周兵把那些欠条整理好,直接给了村支书。

这也是曾教授的意思,这些红薯原本就是小雷村的,他们顶多帮忙抢收了,就当付村委会的房租了。

村支书连连推辞,不敢收,“这怎么使得,你们能把粮食借给他们,就已经帮了我们村的大忙了。”

“拿着吧,”这时,曾教授才从里屋出来,“那些粮食就当我们给村里的,他们以后还,就还到村里,如果以后还有哪家需要救济,你可以拿这些去。”

村支书再三推辞,还是被曾教授说服了,拿着那些欠条忐忑不安的离开了。

粮食出借的事告一段落,小雷村又安静下来,大家坐在家里,对着外面连绵不绝,好似永远下不完的大雨发愁。

最多也就剩下半个月了,如果还一直这么下雨,播种就完全没了指望,即便之后雨停了,也来不及了,赶不上秋天收获,那还不如干脆不种,还省下了稻种。

勘探队里,曾教授也急,他们原本下来的时候,是预计三个月内完成任务,在天冷前,把事情做完。

可现在这鬼天气,一下就是一个半月,还不知道要下多久,现在别说三个月了,就是半年也不一定能勘探完。

可着急也没用,下雨天出行都不方面,更何况是进山。

因为连续这么多天的雨,导致某些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坍塌,不至于出现泥石流,可危险程度却是难以估量。

没办法,曾教授只好和助理去县城打电话,给上面汇报。

他们是上午去的,原本下午就该回来了,可勘探队一直等到了晚上5点,还不见人烟,就不免着急。

要知道这下雨的天,5点就已经很暗了,再晚一点,连路都要看不清了。

“别不是发生什么意外了吧?我们要不要过去看看?”另一位教授已是满头白发,本来沉浸在自己带来的书本里,听到曾教授还没回来,不由的着急起来。

曾教授也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万一在路上出了意外,也不是不可能。

闻言,周兵豁的站起来,“我去迎一迎。”

“我们和你一起去,”其他人也跟着站起来。

洛霜去到自己的工位,从抽屉里拿出两个手电筒,递给他们,“天黑,你们拿着。”

这是之前卫其轩换来的,还没怎么用过,这会儿拿出来正好。

周兵几人也没废话,直接穿上雨衣,拿着伞和手电就出去了。

他们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等到了一人回来,是一个叫李爱国的人。

李爱国一进来就直接道,“出事了,曾教授和王助理都双手脱臼,要送去医院,你们赶快给他们收拾好东西,尤其是换洗的衣物。”

然后不等其他人反应,直接冒雨跑出了村委会,看他去的方向,应该是找村支书去了。

洛霜和卫其轩对视一眼,各自行动起来。

卫其轩去他们居住的房间,在老教授的指导下,收拾曾教授和李助理的东西。

而洛霜直接出门去找了刘婆子,让她立刻帮着熬一锅姜汤。

看李爱国直接冒雨跑回来,其他人应该也差不多都淋雨了,那姜汤驱寒就非常重要了。

不是洛霜自己不会熬,而是她手边也没有姜这东西,不过她知道,刘婆子是种了的。

刘婆子闻言,立刻起身去了厨房。

洛霜把众人的水壶都带了来,“熬好了就装里面,我们等下过来取,您就不要出门了,天黑路滑,别出事了。”

刘婆子点点头,“洛知青你放心吧。”

等洛霜回到知青院,卫其轩他们已经收拾好了,不仅有曾教授和李助理的衣服,还有其他人的。

之后没多久,村支书,村长,以及魏建国和韩柳都过来了,他们身后还有几人推着大板车。

所有人都聚齐之后,也没有废话,把需要的东西背在身上,用雨衣盖好,从刘婆子家门过,带上装满姜汤的水壶,就一起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