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背后的努力(上)(第3/3页)

胡氏忽然开口了,“你倒是跟李氏挺像的,心眼都多。”她的经历跟安福略有相似,都是年少失去靠山,然后一个人过活。

对安福的想法,她倒是能猜到一二,无非就是想养在太后膝下,毕竟这是宫里最大的靠山了。

胡氏一边说,一边就察觉有人看她,眼神带着几分鄙视:原先说跟大姑娘身边的嬷嬷通气儿,你这通的完全没效果啊。

胡氏有点心虚,故作镇定又去看刘氏:你还说找你姑妈私下吹吹风,你也没成功啊。

刘氏也点心虚,她进宫这么多天,还没去找过她姑妈,可这也是为了给娘娘留给好印象啊。这么一想,她也挺直了胸口,又去看古氏:你说让全嬷嬷去说的,怎么也没效果,咱们还花了银子呢。

古氏没人可看了,不过她也把胸一挺,重复了胡氏的话:“此女肖母。”

想想李氏干过的事儿,大姑娘这样不稀奇。

众人一寻思,只用眼神商量,就心照不宣都有了主意,刘氏道:“我回去先绣两个手帕。”不然没借口上门。

只是让她单独去找太后略突出牺牲太大,刘氏又道:“你们也都绣两块。”

众人一一点头,各自散了回去准备。

到了晚上,皇帝回来祥福宫吃饭,唐思然瞧着他面上虽然带着淡淡的疲惫,眼底还有些发青,不过眼睛里头却全是光,明显是找到自己兴趣所在,乐在其中了。

两人慢慢吃着饭,唐思然道:“日子还长呢,要当一辈子皇帝呢。”

这说法叫新上任的齐文贤觉得新鲜,他抬头慢悠悠道:“是前头守灵三日没睡,还没养好。”

那倒是,唐思然看了看他雪白的皮肤,若是黄上那么一两分,这青色也就不那么而明显了。

再一看他头发还是那么乌黑发亮,也就不那么担心了。

中医里头,头发叫做血余炭,气血不好,头发是表现最明显的,他头发还好,证明前一阵不算太亏空。

两人慢慢地吃饭,慢慢地说话,也没什么固定的话题,甚至有的时候两人说的都不是同一件事情。

倒是挺安静的。

只是吃过饭才消食,李忠顺就进来道:“陛下,淑太妃病了,说是被气得头疼,太医开了方子吃了也不见好。”

唐思然眉头立即竖了起来,这病因这症状,绝对是故意的想折腾人呗。

头疼这东西太复杂了,现代精密医学大半都找不到确切病因,这淑太妃倒是会找事儿。

唐思然不等皇帝开口,便道:“去请成王爷跟成王妃来,等天黑送成王爷出去,叫成王妃侍疾。”

早上的事儿皇帝倒是也知道,当下点点头,“就这么办。”

这么折腾了两天,成王爷受不了了,成王妃留宿宫中,那自然是没法好好睡觉的,人睡不好觉脾气肯定暴躁,再说成王妃原本也不是什么云淡风轻的人,一见面就得吵架,心里不顺就要折腾人。

没两天成王府就乌烟瘴气了。

成王爷虽然不用夜里侍疾,可白天他得去啊,他原本就渐渐远离了权利中心,虽然他原本就没什么权利,可仅剩的那一点点也要离他远去,他哪儿受得了。

不过三五天,成王爷就寻了个机会私下问道:“您这是真病?差不多行了。”

淑太妃顿时炸了,拿着枕头就往成王爷身上扔,“我这都是为了谁!不是为了给你出气,我至于装病吗!”

成王爷接了枕头,忙安慰道:“您消消气儿,别气坏了身子。”

淑太妃越想越委屈,想折腾的人根本不接她这动作,反倒叫她自己儿子受累。

为了逼真,她可是每天三大碗药喝下去的,还要听刘贵太妃的风凉话。

“嗣皇帝忙着先帝葬礼,还要稳定朝政,他在前头好了,咱们后头才好享福。”

“然然要管着后宫,再说她那两个孩子还不满周岁呢,你也是当人母亲的,想想你那早死的长女,你应该不会叫然然来看你吧?”

还有更气人的,“你也别太想着先帝了,他是要跟孝端皇后合葬的,你这追着……也得葬在后妃陵墓里头,还因为跟先帝葬礼太近,没法大办。”

这谁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