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从今往后就没王氏了啊(第2/3页)

王氏来得早,院子也稍稍靠前一些,这一路除了她,还住了胡氏,方氏、梅氏跟黄氏。

众人走上这条路,就瞧见前头王氏的院子里人来人往的,仿佛——是在搬东西?

胡氏惊了,王氏走了没多久,李公公又回来叫她贴身的丫鬟收拾东西陪着一起去,这她是知道的。

可如今……叫她想起去年李氏收拾院子的场景。

王氏这就被撵出去了?从今往后,孟王府就没王氏了?

胡氏不由得手有点抖,倒不是什么兔死狐悲之类的情绪,毕竟她从来没跟王氏结盟,她也做不出来王氏那等眼皮子浅的事儿。

她惊讶的是李氏被撵出去好歹还等了三天,如今竟然是连三个时辰都等不了。

李氏为什么被撵出去胡氏不知道,可王氏这次……胡氏觉得自己至少看见了一半,就为这么个事儿?

胡氏的心咚咚咚跳了起来,再一次告诫自己,一定要对娘娘恭恭敬敬地,一点侥幸心理都不能有。

四人面面相觑,黄氏心里还憋着火儿,尤其是想起自己被王氏骗了两年,就更生气了,别人兴许还想着走为上策,她直接就走了过去。

“李公公,这是要给王姨娘送东西去?”

李忠顺瞧了她一眼,倒也没阴阳怪气,正正经经道:“都是要封存的,放到库房里免得磕碰了。”

黄氏的心也砰砰砰跳了起来,又看王氏院子里那十几个下人,从婆子到丫鬟,手里都提着包裹,老老实实的站在一边,她脑海里如今就一个念头。

怪不得王爷笑了呢。

怪不得王爷哭了呢。

太阳落山了,唐思然晚上喝了一碗银耳莲子百合羹,又吃了两个小巧玲珑的粽子,靠在窗户边上吹吹风看风景。

旁边还放了一小碗绿豆汤,绿豆虽然已经熬出了沙,可不知道她们用了什么秘方,汤依旧是翠绿色的。

唐思然端起来尝了尝,清新可口,“下次别放糖也别放蜂蜜了。”

虽然有点煞风景,不过她还得预防着妊娠糖尿病。

孟王爷这会儿也到了静东庄。许是到了家的关系,他精神好了很多,不像前两日那样整天晕沉沉的了。

当然,还有两个不速之客。

王氏跟她从王家带来的丫鬟月兰。

下了马车,王氏很有眼色的站在一边,一句话都没多说,看着李旺支先安排人把王爷抬进去,然后是染病的四人。

“送去东北角,找个远离水源、远离大路的地方,一人一间屋子,分开住,找八个人分班伺候他们,窗子开着透气儿。”

王氏赞许地点了点头,心想怪不得最后是王爷登基,他身边就是个太监,也是出类拔萃的。

就是原先整日给娘娘跑腿,委屈了他。

月兰手里提着东西,小声道:“奴婢一接到消息,就给您收拾了两件素净的衣服,都是窄袖子的。”

王氏点点头,没说话。

她盘算着两件衣服正好,加上她身上这件一共三件,半个月下来保管洗得发白,正好叫王爷看见。

王氏眸光闪烁,一直等到李旺支安排完了人,这才缓缓上前,客客气气道:“李公公,您看我住在哪儿好?”

李旺支几乎要翻个白眼了,只是虽然他知道这王氏算是完蛋了,可他是个专业的太监,他一般不高捧低踩的——

除非忍不住。

“王姨娘,王爷——”

才说了几个字儿,里头忽然有人招呼他,李旺支扭头,王爷的贴身小厮来了,在他而耳边低语。

王氏朝后退了两步。

等人说过话离开,李旺支继续道:“王姨娘,王爷住正院,正是要好好休养的时候,奴婢安排您住正院厢房可好?”

王氏点了点头,“多谢李公公。”说着转头看着自己丫鬟,“跟上。”

连个赏银也不给,李旺支撇了撇嘴,觉得这位王姨娘还真是会装腔作势。

吃过简单的晚饭,王氏把头上的首饰都摘了,换了个清爽的发型,叫月兰在屋里待着收拾,自己倒了正屋。

门口守着两个小厮,按照往常,王氏倒是要避讳一下的,不过一想这是自己孤注一掷求来的机会,王氏垂下眼帘,道:“妾身求见王爷。”

这俩小厮动都没动,左边那个直接道:“王爷已经歇了,王姨娘请回吧。”

兴许是外头声音有点大,李旺支出来了,他道:“王姨娘随奴婢来。”

只是一进去王氏就觉得不对了,按理来说王爷应该是歇在西边屋子的,可李旺支却把她带到了东边屋子。

而且这屋里的确是没王爷。

王氏道:“妾身想去伺候王爷。”

李旺支道:“王爷还歇着,王姨娘莫要声张,一会儿王爷醒了就会叫人了。”

王氏应了声好,李旺支出去,王氏揉了揉腿,她坐了几乎半天的马车,腿都是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