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书中人(第2/3页)

书中人是形容人有多么漂亮,十四岁的死鬼老公且骚且浪还有些……用铁岭话讲就是贱掰掰的,没想到除了这些“优秀”品质,他还眼瞎。

汪大夏认真的点头,“是的,严侍郎是书中人,简直是《水浒传》里的武大郎从书里走出来了。”

《水浒传》成书于明初,风靡大明,一度是禁书,挡不住上至官场,下至百姓的喜欢,最后解禁,成为最畅销的话本。其中武大郎、潘金莲、武松和西门庆的故事流传最广,天生畸形、矮小肥短的武大郎号称三寸丁,百姓无人不知。

一听此语,魏采薇忍俊不禁,趴在窗台捂嘴憋笑,汪大夏的幽默冲淡了她的悲伤。

汪大夏见她从紧绷变得开心,很是得意:我就说吧,她就是喜欢我这种风流倜傥、知情知趣、风趣幽默的翩翩美少年。陆缨这种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老古板怎么可能入她的眼。

汪大夏自愈能力非凡,一下子恢复了往日的自信。

严世蕃进了书房,差点被里头的凉气给“杀”回去。

这也太凉快了吧。书房里两个大水缸的冰块堆成小山还不够,在角落里还有数个冰盆,亮晶晶的,就像冰雪世界。

不过,严世蕃是个大胖子,怕热,他还挺喜欢这个温度的。

坐在玫瑰椅上的的陆炳扶着桌面,勉强靠自己的力气站起来了,“东楼,你来看我了。”

独自站立是陆炳目前的极限,走路必须有人搀扶,不然会倒地。

严世蕃,字东楼。

看着陆炳一脸病容,严世蕃吓一跳,脸颊堆起来的白肉一弹一弹的,就像一盆还没刨成条状的凉粉,“东湖,你怎么了?”

陆炳,字文明,号东湖。由于都有一个“东”字,严世蕃为了显示亲近,通常以“东湖”来称呼亲家。

“上茶。”陆炳坐下,叹道:“人老了,喝酒熬夜,身体很是疲倦,今日又在毒日头底下强撑着练兵,结果中暑了,没有性命之忧,就是身上软绵绵的没有力气。怕家人和皇上担心,这事就没外传,躲在衙门里休养,等养好了再说。”

严世蕃闻到一股淡淡的藿香正气的味道,看来陆炳所言非虚。

陆缨说道:“父亲本打算去门口迎接严世伯,夜里潮热,是晚辈阻止了父亲,望世伯见谅。”

严世蕃摆手道:“本因如此,身体要紧,何必拘于礼节?你是个孝顺的孩子。东湖啊,差事应酬固然要紧,也不能这样拼命啊,你才五十出头,皇上需要你,未来的日子长着呢,要注意保养,我这个身体,一到夏天,轻易不出门,就是怕受了暑气。中暑也是会死人的。”

“你两个儿子陆绎陆彩年纪还小,还不能帮你,但是你这个女儿——”严世蕃指着陆缨,“武艺高强,巾帼英雄,男儿都不及她,校场练兵这种事情交给年轻去做嘛。”

陆炳说道:“知道了,以后不逞强了。人到五十,不服老是不行的。”

话题一转,“夏天炎热,东楼轻易不出门,今日何事找我?”

严世蕃说道:“最近朝中有人上疏,为丁汝夔鸣冤,要翻案。”

丁汝夔是严世蕃为亲爹严嵩找的最佳替死鬼,给严嵩背黑锅的,如果丁汝夔无罪,那么有罪的就是严嵩了。

严嵩若倒,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严家,所有严家的附庸都要倒,所以夏天一直宅在家里的严世蕃会冒着暑气来找陆炳。

陆炳说道:“丁汝夔毕竟以前当过兵部尚书,朝中有人受他提拔,念他的好,这种上疏年年都有,皇上都留中不发,没有理会,没事的,东楼不要多虑。”

严世蕃叹道:“十年前就判了死刑,他运气好,年年复核年年没有他的名字,都从皇上朱笔下逃脱了,判了十年还没死,我就怕夜长梦多。”

是我干的,我年年花钱把他的卷宗放在最底下,皇上都翻不到那里。陆炳说道:“他就关在我这里,老得不成样子——人都是会死的,不一定是死刑。”

暗示丁汝夔会老死狱中。

严世蕃低声道,“能不能早点——”,他并指为刀,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人都是会死的,除了死刑、老死,还可以生病嘛。”

这哪里是生病,分明是要陆炳想法子弄死丁汝夔。

陆炳心如明镜,说道:“皇上每年审核死刑犯,每年都没有用朱笔勾除,这说明什么?皇上不想让他死,我可不敢拂了皇上的意思。”

亲家和皇帝,当然是皇帝最大。

严世蕃说道:“今年关于丁汝夔的上疏尤其多,这个隐患越来越大了。我习惯未雨绸缪,为父亲解决绊脚石。东湖,我想亲眼见见丁汝夔,可以吗?”

陆炳心中大急,面上却淡然如初,“咱们是亲家,这点小事何足挂齿,只是诏狱死囚室太乱,有碍观瞻,怕伤了东楼金体,缨儿啊,你快去安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