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2/4页)

皇后娘娘是担心,儿子一开始给了清清莫大的希望,如果**辣地有了其他人,不说清清接受不了,两个孩子也接受不了。保康自是明白他媳妇儿的性情,两个孩子的护短心理。

心神一凛,郑重保证:“保康都明白,额涅放心。”

“嗯,额涅对你放心。平时在外头也要小心避讳着,男的女的都不能招惹。”

“……保康真没招惹任何人,额涅,保康冤枉,是不是太子哥哥和你乱说?是胤祚?额涅你不知道,胤祚喜欢的那位普鲁士贵族姑娘,对方根本就不乐意他的苦心安排,对方只要做他的妻子。”

“这样?额涅倒是忽视了对方的意思。这个事儿额涅和你汗阿玛说,就算胤祚要和离,他也不能娶普鲁士的姑娘。”

皇后娘娘觉得这个事儿有点大,不能任由胤祚闹腾,她和保康叮嘱几句,有想起另外一个事儿。

“上次你汗阿玛的意思,胤礼等下次选秀再指婚,正好你小舅舅的姑娘长大了。”

保康眨巴眼睛。

“小舅舅家的姑娘,许配给胤礼?”

“额涅也觉得,不大合适。你的婚事不说,你哥哥弟弟们的婚事,那都可以说是‘一般人家’。这到了下面的皇子们,猛然给胤礼这么指婚……你汗阿玛说有他的理由。”

保康眼睛一闪:“汗阿玛三年后不一定在京城,额涅先莫担心。舅舅们家的姑娘,可能和姨母一样不喜欢嫁进皇家。”

皇后娘娘摇头:“不喜欢进宫,不喜欢嫁进皇家,这不是个人喜好不喜欢的事儿。当年你姨母之所以最后没有进宫,那是因为有你在,钮钴禄家不能再出一位皇子。”

“你看先皇后的妹妹,佟佳贵妃的妹妹,不都进了宫?”

说到这里,想起这两位女子都没有孩子,皇后娘娘就不由地唏嘘不已。

“你上次问我有关于五公主的事儿,这个事情,你汗阿玛昨儿和我说,要和你们兄弟解释解释。”

保康安静地听着。

“当年五公主嫁给佟佳家的舜安颜,佟国维的长孙,这本是一桩四角俱全的好事儿。两个孩子互相喜欢,德妃和她的娘家乌雅家都欢喜,佟佳家送来丰厚的聘礼,宫里头皇太后和皇上都开开心心地给添妆……”

“婚礼很热闹。你小舅舅作为两方亲戚从头到尾参加婚礼,回来后和我好一通描述。

当然额涅也知道,有人高兴就有人不高兴。先是人们意识到乌雅家这些年来,因为战功和联姻,还有德妃……悄无声息地发展起来。

接着,胤禛作为佟佳贵妃的养子,乌雅德妃的亲子,受到的瞩目最大。各方相关的人都无法接受。可这个问题,首先出在佟佳家……”

佟家作为关外汉人,不光和当年太~祖皇帝的原配妻子佟佳家连宗,几代联姻下来和满人无异,他们家还出来一个皇子,现在的皇上,一时荣宠无限。

佟家本支且不说,佟家族人在朝为官的也是多不胜数,在整个康熙一朝时贵盛无比,被人称为“佟半朝”。而佟国维的长子长孙舜安颜出生时,佟佳氏家族已经达到辉煌的鼎盛时期。

躬逢盛世的舜安颜可谓是享尽天之骄子的荣耀,又一朝做了驸马,还是满朝里唯一的一个,关内的驸马。

大清的驸马不像前朝那般受限制,可以做官,可以更好地一展才华,肉眼可见的前途无量,家族绵延富贵无忧。

可是这是一个关系复杂的家庭。但凡是大家族都这样吧?那小户人家一家几口人也闹矛盾不是?在佟家,政治以其无声而又强大的渗透力,悄然浸透到这个家中的每个角落。

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自觉不自觉的加入到皇子们争夺皇位的派系中,舜安颜打小儿金尊玉贵地长大,他傅尔丹,和阿灵阿这些满蒙王公一样,都不大服□□上册封皇太子的行为,他要支持大皇子直郡王。

当初皇上同意这桩婚事思虑良多,其中一个:后期要重用乌雅家,还打算培养胤禛,或者说扶持一个皇子出来和直郡王、太子打擂台,三足鼎立最稳固不是?

可是舜安颜春风得意年轻气盛的这么一露出态度,佟佳家人也不知道怎么考虑的,大部分人都转向直郡王,一下子皇子们之间的稳定形势就乱了。首先太子的危机感大升。

太子察觉到他的太子位子有可能不保,那当然要行动。

可是太子要攻击佟佳家,却又顾虑他汗阿玛的面子不好明着来,只能先找“软柿子”捏。

“软柿子”,那当然是乌雅家。

乌雅家和曹家一样,全靠对皇上的忠心,皇上对他们的信任、亲近爬起来,如果受得住太子的明枪暗箭?

而且乌雅家自知根基浅薄根本就不敢参与皇位争斗,一向只对皇上忠心耿耿,如此这般一来,他们顾虑皇上对太子的宠爱,不敢去找皇上,就来和德妃哭诉,和胤祚、胤禵甚至五公主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