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第2/5页)

等吃过饭,男人女人的只要是劳力就得去上工,现在正是秋收的忙时候呢,谁也闲不着,孩子们都得跟着去捡呢。

谢启明也去周围地里逛一圈看看,了解一下收成的情况,他让林溪和外婆在家里说话。

林溪拿出一卷钞票来,“姥娘,这个给你,你平时拿着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外婆:“我不要。我在家里也没花钱的事儿。”

林溪:“有的,以后你给弟弟妹妹们买个零嘴啥的,我哥他们也要结婚,你个老太太手里也得有点钱。你要是没点钱,以后谁巴结你?”

用孝道只能约束孝顺的孩子,可孝顺的孩子不需要约束,他自己就孝顺。

不孝顺的孩子,孝道根本套不住他。

乡下老人们在不能劳动以后不可避免的或多或少的都会被家里人嫌弃,生活质量也比不上从前。

村里不少人家都这样的情况,尤其老头子死了以后,老太太就容易被嫌弃。

林溪觉得她给外婆一些钱,外婆的心里就会踏实一些。

她从林德金和林老婆子那里拿回了280块钱,她自己花不着,打算定期给外婆,也算是她履行一部分赡养责任。

外婆眼泪出来了,她抹了一把,“你这个孩子,以前就吃了不会说嘴的亏。你对你爸也这样嘴甜一些,哪里就这样。”

林溪:“那是林德金的损失,以后只有他巴结我的,没有我去巴结他的。”

外婆又笑了,抚摸着林溪的后背,“好孩子,姥娘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不用惦记我,跟着启明好好过日子,他是个好男人。”

林溪点点头,“外婆,我也觉得他挺好。”

她捂着嘴不害羞地笑起来。

外婆又拉着她的手耳提面命地给她说一些体己话,让她在和谢启明相处中要如何如何,既不能冷着他,也不能太由着她,免得伤了自己。

林溪听得脸颊一下子就烫起来。

她甚至约莫感觉得出外婆似乎知道她和谢启明是最近才圆房,否则她之前回来外婆怎么不讲呢?

从冯家回到谢家,林溪还在琢磨外婆说的那些话呢。

她偷偷看看谢启明,真是越看越帅呢。

之前她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对他有偏见,并没有喜欢他,那时候还能抵御他的魅力。

现在她喜欢他,他俩有了实质的关系,每次看他都能想到他那些亲密的举动,她就不由自主地有些心热腿软。

她又一次看他的时候,谢启明准确地捉到她的眼神。

他朝她笑了笑,揉了揉她的头发,“知道你想我,晚上的。”

林溪:“!!!”

他虽然帅,但是他更骚!骚断腿,让她天天要犯心脏病那样。

说实话,林溪还有点不适应。

自从和谢启明圆房以后,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很多时候已经不分彼此。作为一个恋爱小白,林溪对这种过于亲密的关系还有些恍恍惚惚不真切的感觉。

原本在她那有限的人生经验里,想当然的以为结婚之前至少需要恋爱两年到三年,先彼此熟悉,牵小手、拥抱、接吻,彼此熟悉对方的身体,然后才会这样那样。

可她跟谢启明完全不按她以为的那样来。

他现在对她非常亲密。

比如以前她换衣服谢启明会主动躲开,她去厕所他顶多等在不远处绝对不可能进去,他更不会在她面前直接就脱/光光。

可现在……

当然,她得承认他的身材非常好,她看了也会面红心跳。

可是他换衣服的时候不再避讳她,只要没有外人就直接脱,第一次他在她面前这样的时候,林溪当时脸红得要滴血,眼睛都要震坏的感觉,那绝对是高强度的瞳孔地震。

她一边脸红一边害臊,忸忸怩怩地提醒他注意一下,他反而以为她只是害羞,根本不会改,还觉得她在他面前太拘谨是不对的,应该大大方方地给他看。

林溪:…………

她知道自己有点矫情,可她也控制不住啊,毕竟她还没习惯啊。

谢母对儿子媳妇一起去首都进修很高兴,琢磨着等两人毕业可能就有俩孩子了,到时候把孩子放家里她给看着,夫妻俩去工作就没牵挂。

她计划得很好。

她还叮嘱谢启明:“去了外面多听领导说,别顶牛。多关心你媳妇,争取早点生个娃娃送回来我给带。”

她看了一眼在院子里逗孩子的林溪,家里孩子们都喜欢林溪,这些日子不见都对她亲得不得了。

她早就收拾了一些东西,还拿粮票偷摸换了一些布,她和谢大嫂一起给林溪做了新棉袄、棉裤、棉鞋,免得去了首都挨冻。

她不管说什么谢启明都答应,反正离开了家怎么过日子都得看情况。

谢清放学回来,第一个就去找林溪,“二婶,你去读大学也别忘了给我们写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