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耳鬓厮磨(第2/3页)

林溪:……中午还生气呢,这会儿又很感动。

她发现因为自己肚子疼,谢母和谢大嫂居然也不催生了。

而谢母和谢大嫂私下里交流过,小两口和好了,林溪肚子疼还是谢启明抱回来的。白天这么亲密,晚上更不成问题了。小两口没有感情危机,她俩也不用操心了。

主要是下午的时候谢启明直说她们那样逼迫太过分了,什么人都会被吓跑的,再这样他都不敢回家。婆媳俩检讨了一下,也觉得有点太着急。

晚饭后,谢母和谢大嫂收拾饭桌和孩子,林溪则给谢清和那两个小孩子讲故事,还领着他们唱歌,教着谢清跳舞。

谢海棠之前在用棉线织袜子,她也凑过来,“二嫂,你比我适合当老师。”

她虽然是幼稚园老师,可她就是个看孩子的。她自觉没有文艺细胞,故事就会讲那几个,唱歌就那么两首还跑调,跳舞更不用说,肢体僵硬,跳得跟骑自行车似的。

如果不是她爸爸当纺织厂的副厂长,她根本当不了幼稚园老师,就算去了没两天也让人家给顶了呢。

林溪安慰她,“你又不是文工团台柱子,不需要唱歌跳舞,会哄孩子就行。”

谢清哈哈笑道:“二婶,我小姑哄孩子也不会,她自己带孩子的时候都哇哇哭,瞎闹腾,哈哈。”

谢海棠:“……”

林溪弹了他脑门一下,“你还小,你不会帮小姑哄吗?”

谢清:“我可以啊,但是我以后要上小学的,靠我不行的,要靠自己。”

林溪:“……”

她想了一下,对谢海棠道:“我有不少好故事写了给你,你看看,到时候给孩子们讲。”

在现代书海遨游过的小朋友,谁不是一肚子故事书?谁不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幻想自己是个会飞会变身很多漂亮公主裙的小仙女?

当然,这时候的故事得收敛一点,接地气一点,既不能被人挑刺,也要被小孩子接受喜欢。

谢海棠简直要哭了,“二嫂,你真好。”

林溪拍拍她的肩膀,“应该的,你对我也好呀。”

谢海棠的东西都舍得给她用呢,这叫投桃报李。

看她们姑嫂俩相处得那么好,谢大嫂从西间拿着一双布鞋出来笑道果果:“看来我这个大嫂不合格啊,只管吃喝穿,不能关心到思想的高度。”

谢海棠立刻抱着她的胳膊,“大嫂,你可好了,你做的鞋子最好穿了。”

谢大嫂:“所以我给你二嫂也做了一双。”她拿出一双挂鞋袢的黑条绒布鞋来,这种条绒布鞋是手工布鞋里最时髦的,大闺女小媳妇都喜欢。

林溪没料到这个,惊喜道:“大嫂,送给我的?”

谢大嫂:“当然啊,咱娘把咱家的布都交给我分配,我瞧着你就一双鞋,哪够穿的啊。”

林溪有两双布鞋,新的那双是二舅妈的,鞋面是普通的布,自然没有条绒布来的时髦。旧的那双已经补过,大姑娘小媳妇穿出去都会不好意思,觉得丢人,一般都是留着干活儿走远路的时候穿。她因为自己是穿越的,周围没有熟人不怕笑话,所以把那双旧的穿出去,结果今天就断了。

她可没想到谢大嫂还留意她这个呢,顿时让她心里热乎乎的。

虽然才嫁过来不久,可她觉得谢家人真的挺好的。

他们和她一样,有缺点,却也有优点。谢父过于谨慎自保,可他宽厚善良。谢母虽然唠叨好管事儿,却也爱护家人。谢大嫂虽然时常拿东西回娘家,但是也有分寸,心还是向着自己的小家的。

这会儿林溪中午被催生的那点不快,早丢到爪哇国去,这会儿都是满满的感动了。

谢大嫂娘家条件不是很好,打小是个精打细算的性子。可她表面随和,内心却很有成算。当初因为娘家住不下她提前出嫁,出嫁以后,娘家少不得话里话外的让她补贴娘家。

她虽然也补贴,却都是力有所及的。婆家有老家大队补贴,粮食松快点,她回娘家就带几斤粗粮或者粮票,这个谢母也知道,并没有在意。

但是布票这种限量供应的她就把得很严格。虽然婆家在纺织厂工作,公爹是个谨慎性子绝对不给人把柄猜测自家贪墨公家布料,所以他严格要求家里人。

这时候一个人一年也就一丈五或者一丈七的尺寸,家里一直都是紧张的。好在谢启明是军官有布票补贴,他还有军服不用家里给做衣裳,他的布票还能补贴家里,所以家里人穿衣服用布不像别人那么吃紧。

就算这样,她也不会拿布票补贴娘家的,毕竟婆婆不工作日常都穿补丁衣服,把布票都省下给上班的家人用呢。

林溪上班,穿着一双破旧的鞋子不好,她被人取笑,家里跟着丢人,她觉得给林溪做鞋是应该的,冬天还得做棉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