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古来能有几人(第2/2页)

“一个都没有?”方之问状似惊讶的问道。

王山长心情沉重的点了点头:“正是如此,还剩下三分之一的考卷尚未评卷,不过依现在的情况来看,恐怕答对的人很难出现。”

方之问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他走过来拿起一份卷子,这份卷子的童生大约是才学确实是不行,写出来的答案零零碎碎不说,字迹都有些混乱,一看就知道看见考题就怕了。

“哎。”方之问叹了口气,放下手中的卷子,语气沉重的开口了,“这考题虽然偏了一些,却不难,这些童生却写得七零八碎,可见还是学识不到家。”

“若是按我的心思,既然连这考题都答不出来,便一个也不录取才对。”

“虽说秀才名额与本官的考评也有干系,但总不能因为这个就放低要求吧。”

“人人都说江南之地文风鼎盛,是个出人才的地方,现在看来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几个山长偷偷对视了一眼,都不太明白这位知府大人的意思。

难道他真的想一个都不录取,这样做对他这个知府有什么好处,不说当地文人可能对他心生不满,就是朝廷也会如此,甚至这件事传出去之后,直接成了其他官员茶余饭后的笑谈。

王山长心里头也觉得不妥,读书人看似轻贵,其实也辛苦,尤其是贫寒学子好不容易出来考试一次,花费了无数银钱,若是正常没考中也罢了,这般的话实在让人寒心。

他皱眉说道:“大人,若是都不录取的话恐怕也不妥。”

“十年寒窗苦读,秀才的名额针对一府之地的童生而言,已经是少之又少,府试三年两次,这次不录取,下一次人就更多了。”

“你这话说的倒是也有道理。”方之问居然十分赞同的点头了。

王山长就顺着他的话茬试探着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否能放宽一些?”

方之问却拧着眉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学问一道重在专精,随意网开一面的话,岂不是对其他数百成千未能考中的童生不公?”

王山长也被他弄糊涂了,无可奈何的问他:“那方大人的意思究竟是……”

方之问忽然说道:“要按我对学生的要求,这些人既然答不出来,那落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王山长有句话说得也对,一个也不录取的话未免太过严苛。”

“这倒是让本官想到,此次应考的童生不同以往,他们自愿为朝廷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主动参加到此次河道治理之中,甚至还有数位考生辛苦劳作,因为病倒的。”

“虽说才学普通,但这番为大周尽忠效力的精神还是好的,值得天下读书人学习。”

“哎,正因为如此,他们考前也没能好好准备,因而有疏漏倒是也情有可原。”

“不如这样,看在他们为大周流血流汗的这份心上,便对他们放宽一些,这也不算徇私枉法,毕竟录取人才,还得看他们为国为民的心才是。”

王山长算是明白了,感情这位方大人早就想好了,甚至说他这一次故意出这么难的题目,就是为了在科举中对参加治理河道的童生网开一面?

他迅速转过好几个心思,最后点头说道:“方大人所言甚是,青州府童生有心报效大周,方知府又甚是体恤下民,可见本地文风极好。”

方知府笑了笑,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按照他们所出答案,答出名字多的,就排在前头,答出名字少的,就排在后头,录取满五十名额为止。”

一锤定音,评卷的几个人也都放宽了心,终归不是一个都不录取就行。

他们只是帮忙来评卷的,至于过程到底如何不重要,再说了,主动帮助大周治理河道什么的,说破了天也没错,谁也捏不住把柄。

这么一来,评卷的速度反倒是快起来,因为标准简单,就看谁回答出来的人数够多就是了,其他文笔什么的反倒是成了其次。

方知府满意了,重新坐回到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等待着他们评选出最后的名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