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5/7页)

安阳王妃打开那锦盒,露出里头一块令牌,正是太皇太后的手令。她道:“还能是谁家?太皇太后膝下如今还未成婚的子嗣,只余齐王一人。”“我正是得了令,前来为齐王殿下提亲。”

齐诚和王氏齐刷刷看向了齐春锦。

齐春锦坐在椅子上,单手撑着下巴,正暗暗叹气,道这人要定个亲,可实在麻烦得厉害……一眼望去,还是少女的天真,又还带着点少女的忧愁,也不知是走神在想什么。

齐王!

竟真是齐王?!

王氏都来不及思考别的了,脑中陡然升起一排大字来。

比于昌文好得多得多!

那于昌文是酒色之徒,齐王这些年却从未传出过好女色的传闻。

安阳王妃原先觉得这一趟应当是极为顺利的,小门小户的人家,若是得了这样一攀高枝变凤凰的机会,岂不是忙不迭应下来,只管跪地谢恩?

可如今她却有些拿不准了。

这家人从上到下都透着怪。

安阳王妃攥紧了手中的帕子,不自觉地催促道:“如何?二位也该给我个话儿才是。”

齐诚:“好!极好!”

王氏犹豫片刻,也点了头。

安阳王妃这才展颜了:“聘书也在里头了,齐王殿下亲手写的。还有那一对雁,齐王殿下亲手打的……”

齐诚和王氏听得心下惊骇,也不知是真,还是安阳王妃编的话哄他们。可想想,他们有什么值得哄的呢?若是真的……那……王氏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齐春锦在马车上的那一番话,与其说像是在和爹娘诉被指给于昌文的苦,倒更像是在铺垫后头安阳王妃登门的事。

——锦儿一早就和齐王说好了?!

哪里是什么一厢情愿?

王氏心下又觉得苦涩,又忍不住想笑。

小姑娘长大了,也有心眼儿了。

“这三姑娘的八字……”安阳王妃出声。

王氏重整心绪,说服自己好好接纳了这桩事。她道:“鸢儿,取纸笔来。”

“齐王殿下的八字……”安阳王妃没说完,但王氏也明白了她的意思。摄政王天潢贵胄,八字自然不可随意交于旁人。因而八字就不必交换了,只取齐春锦的去。

王氏点头:“应当如此。”

王氏面上大方、滴水不漏,只是当娘的,心下却忍不住开始想,到底身份尊贵不同普通人,将来真做了齐家的姑爷,恐怕不止是八字上不平等,其它事不平等也是常有的。

安阳王妃又与王氏细细聊了会儿,将太皇太后的意思一丝不差地传递到,方才起身准备离去。

久久未出声的齐春锦突然道:“王妃且等一等。”

“三姑娘还有什么话要说?”

齐春锦问:“齐王殿下答应要立一封字据给我的……”说罢,她眼巴巴地盯住了那盒子。是装在那里头么?

安阳王妃一怔。

这齐三姑娘果真与齐王殿下早有私交!齐王殿下竟然还应了她什么字据?这小姑娘了不得。

安阳王妃摇头道:“我来时,并未拿到什么字据。三姑娘不妨亲去问齐王殿下?”

齐春锦低低应了声:“唔。”又失望地乖乖坐回去了。

安阳王妃心下失笑。

方才抬了那样多的礼进门,又给出了太皇太后的信物,都不得她半点侧目欢喜。如今却是为一封字据怏怏不乐起来了。真是小姑娘心性。

“若无旁的事,我便先走一步了。”

王氏起身:“我送王妃。”

等送走了人,王氏返身跨回门槛内,却是还未能回神。她喃喃道:“怎么是太皇太后派的人?”

齐诚道:“这有何奇怪?她是齐王的母亲,自该是她来做主齐王的婚事。”

“不,我的意思是,太皇太后竟会同意这样一桩亲事?”

“我女儿生得貌美,会写字,读得来诗文,天下一顶一的好,谁不同意?”

王氏没好气地斜睨齐诚一眼。

是,锦儿在他们心中自是最好的。

王氏跨入花厅,冲齐春锦招招手:“锦儿,你来,娘问你,你是不是早早便和齐王说好了,要嫁给他?”

否则怎么连劳什子字据都有了?

齐春锦不通三媒六礼等等规矩,但却没少从画本里瞧见“男女私相授受是为大过”,哪里能认账呢?不能认不能认。齐春锦连忙摇头,小声道:“没有的。”

王氏自然不信,但左右问也问不出来,便不再多言了。齐春锦瞧着柔弱,骨子里却是执拗得很,也不知是像了她还是齐诚。

王氏连忙吩咐下人陪着齐春锦回房歇息去,而她还有许多许多的事要去忙。

齐王有意,哪里是一件小事呢?

那是整个齐家攀上了皇家的高枝,大房会如何想?如何来攀扯?京中其余人又要如何想?日后如何对待他们?而齐家又该如何做派,方才不堕了女儿的面子,叫她沦为旁人笑柄……等等,这些都是王氏要去思量的,务必不出半点差错,害了齐春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