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归乡(第3/3页)

国情如何,她还需要实地考察、细细思量;而具体政务,女王还没怎么接触,更不适合轻率谈论。

然而,进行一番“将要有所作为”的表态,还是必须的。

“向往着和平”的同时,玛丽·斯图亚特又不动声色,炫耀了下她带回苏格兰的卫队——装备精良,兵强马壮,忠诚可靠。

咳咳,这些,大部分都靠钱堆出来的。

大伙尚不清楚,她在法兰西,先收了半笔“知识产权费”呢。所以,那些权贵,一边啧啧称奇,一面深深嫉妒。

玛丽却打定主意,要迅速确立自己的地位,不能被臣属们牵着走。

和平的促成,往往需要足够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而且,想要压制苏格兰那些不太忠君的领主们,首先,最好给他们一点实际的震慑。

如她所愿,年轻女王不亢不卑的处事风格,给苏格兰的贵族圈子留下深刻印象。

诸多爵爷及夫人,很快便对漂洋过海、远道返乡的玛丽·斯图亚特,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这不是个囿于后宫的女主子。

——没准是位对前朝政事颇有想法的君王。

——她似乎颇有头脑,不容易糊弄。

——她有着数量不算太多,但相对精锐的卫队支持。

——她身边物资充足,财务状况好像还很不错。

——她如今形象很好,正得民心。——总之,指望她当一个身不由己的傀儡女王,那就大错特错了。

当然,她本质上还是个漂亮女人。奉她为君的多数男人们,出于对美女的宽容,暂时并未滋生太多不满。贵妇们则歆羡她高人一等的仪容,正渴望巴结并模仿她,好更加靠拢欧陆的流行圈呢。

玛丽对自己的表演,还有他们的最初反应,是比较满意的。

扮猪吃老虎什么的,那是犯蠢。她是自幼加冕、涂过圣油、堂堂正正的女王。血统和法理,早已注定了她的地位。就算,如史上那个玛丽·斯图亚特一般众叛亲离,她也无法被剥夺身份。

在这个年代,可以说,除了罗马教皇,谁都不能真正罢黜她。

哦,教皇也未必能废了她。亨利八世和童贞女王都曾被“开除教籍”,还不照样在英格兰屹立不倒。

只要有国内利益集团的足够支持,外国人再怎么说三道四,也无法撼动她的地位。

当然咯,同样的,即便国内怨声载道,只要有罗马教皇背书,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武装力量,她也可以继续强行统治。

不过,只要第一条路能走通,玛丽决计不想踏上第二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