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做人要有信要誉(第2/3页)

一群人根本不顾王公子的反对,乐淘淘的玩起了星星车。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知道哪一位公子哥说:“京城里不能纵马,这星星车可不是马。”

这一句话如同一个提醒,让在场的所有公子哥都反映了过来。

不久后,南玉商会名下的商铺掌柜拿着一张张银票,看着一车车铜钱、丝绢等物,笑容满面。

三大品牌的自行车虽然标价是黄金万两,可不是用黄金万两来付账。

除非是特意收集过,不然即使是富贵人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真金白银。

所以只要拿出价格相等的东西就行了,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严格。

星星车一下子就卖完了,一个也没有剩下。

之后,十几个公子哥c位出道,在京城内转了一圈又一圈。

即使是满头大汗也不觉得累,喜悦的笑声传了很远很远。

在这个过程中,京城里的人倒是开了一回眼界,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富贵。

那一辆又一辆隔着老远都能够看到璀璨光芒,以至于让人忍不住捂住眼睛的车,让人羡慕不已。

私底下,有一些小摊贩特别高兴。

不骑马改骑星星车好啊!即使是撞到了,损害也不大。

最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公子哥骑星星车撞死过人,最多也就受一点皮肉伤。

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比骑马好多了,活下来的几率更大。

为此有不少人发动水军极力的吹捧,就是为了让这群公子哥们不要返回去继续骑马。

买了星星车的公子哥们自然不知道那些夸奖的话里还有那么一层含义,只以为自己是最好最优秀最帅气的。

所以每天骑星星车骑得不亦乐乎,早已经忘记马厩里还有一些马等着他们临幸。

再说了,马又算得了什么,几乎每家每户都有。

当然这里的每家每户指的是那些大户人家,普通人家很少有马的。

不像星星车,全天下都没有多少个,每一个都有不同的主题,真真正正独一无二。

星星车的数量是真的少,根本无法供应全京城的公子哥们。

有的人买了,自然也就有人没有买到手。

说实话,这些没有买到手的公子哥们看着已经买到手的公子哥们身下的星星车,恨不得取而代之。

为此不少人跑到商会抗议,希望商会可以多制作几辆车。

他们有的是钱,根本不差钱,多贵都能够买得起。

南玉商会的人表示自己做不了主,这还要上面的人决定才行。

一群公子哥们岂会在意这样的说法,直接拍上了大量的银票。

“你们既然做不了主,那么就让能做主的人来。”

南玉商会的人面面相觑,只能妥协。

“各位公子请放心,我们一定替公子们传话,请上面的人再考虑考虑。”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

龙南玉自然是不会考虑的,说五十辆就五十辆,一辆也不增加。

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也让那群买了的公子哥不再有优越感。

最重要的是话已经说出了口,人不能不遵守诺言。

如果失了信,东西就不好卖了。

下一次如果出现了什么好东西,那些不差钱的公子哥就不会像这样,想都不想的就一掷万金。

很多人都说无商不奸,可不是说商人没有信誉。

真正能够名满天下的商人,全部都是在商品上有讲究的,轻易不失信于人。

自行车的事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南玉商会的人终于给出了回答。

说是上面的人交代了,那三种品牌的车是不会再制作了。

不过可以制作次一等的车,统一零售价黄金千两。

由于害怕没有人买,所以数量很少,仅仅只有一千辆。不管有没有卖出去,以后也不会再制作了。

还有一点,日月星三种品牌的车只会在京城贩卖,而次一等的车则会在全国范围内贩卖。

所以京城里的数量很少,仅仅只有三百辆,欲购从速。

这样的话一说出来,不少公子哥都怒了。

京城里面的有钱人那么多,三百辆算什么?就算再多三千辆,大家伙也买得起。

事实上,在最后一句话还没有说出来之前,原来还有人因为买不到最好的车而生气。

现在一听,他们都没有这个时间继续生气了,连忙去把那次一等的车买回来。

再不买的话,什么也买不到了。

有,总比没有要好。

再说了,次一等的也不差什么,只是没有那么多宝石而已。

反正家里的宝石多,让人镶嵌一点就行了。

因为这事,公子哥之间还形成了一道鄙视链。

原本就镶嵌好的和事后自己让人镶嵌的,那能一样吗?

根本就没有买到自行车的公子哥们:“……”

北济县,县衙后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