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给你一块(七月十五)(第3/5页)

“你娘这一生罪孽深重,现葬的尼庵,日日颂经,正可消去你娘的恶业,是最适合葬她的地方。”

“你若真有孝心,往后便替你娘多做功德,超度她早日出地狱重投人胎吧!”

闻言谢知遇眼泪挂在胡子上彻底怔住——他娘先到底做了啥,以致几十年过去他爹都不能同意他娘入主坟?

还说要消罪孽。

元维被点中江州乡试主考的同时,谢子安也被点中了陕西乡试主考。云氏带着谢奕归乡。

七月十二,云氏一行到了谢家村,谢尚去码头亲迎。

听人回说车队已进了城,红枣方去二门候迎,结果没想大老爷谢知道已经同着大太太吕氏以及谢子平等人候着了。

没想到来了这许多人的红枣……

作为公公谢知道来二门当然不是为了迎接儿媳妇云氏,他迎的是他的乖孙谢奕。

但谢知道辈分摆在这儿,他往二门这么一站,似大太太吕氏以及谢子平等儿孙就不能不来,于是刚坐车进家的云氏便为这二门外的阵势给唬了一跳。

云氏可不敢担被公公亲迎的名——这话好说不好听的。

云氏嘱咐了谢奕几句,然后便让他先下车。

谢奕同谢尚先来拜见谢知道,谢知道一见自己的心肝到了,便就拉在手里笑道:“奕儿回来了,还记得爷爷吗?”

谢奕今年都八岁了,且还特会卖乖,立软糯回道:“奕儿每天都想爷爷。”

谢知道听得心都化了,笑道:“那咱们先去给老太爷请安!”

有了乖孙,谢知道拍拍屁股自顾走了,吕氏却不好就走——来都来了,还能放着现成的人情不做嘎嘣扔下云氏跟着走?

吕氏不走,葛氏等人便也不好走,只能含恨留在原地做出欢喜迎接的样子——云氏作为大嫂子,万事掐尖要强不说,后生的一个谢奕更是比先前的谢尚更受公公的宠。

她们巴不得云氏永远待在京师别回来。

晚一辈的姜氏等人对于云氏家来倒是颇为欢迎。

姜氏等人的嫁妆说起来也有三五千两,但因其中田地宅铺有限,每年生息就只两三百两。

每回云氏家来都会与她们见面礼,即便只两匹绸缎或者两根簪子,那也是二十两银子,可填充她们的私房。

不是她们爱小,而是有了儿女,不免就想着多攒一点。

看男人们都进去了,云氏方才下车。

进门先给吕氏见了礼,然后便就该葛氏等妯娌上前给云氏见礼,接着才轮到红枣行礼。

云氏亲扶起红枣笑道:“好孩子,快起来,这些日子可真是辛苦你了!”

云氏说的是真心话——过去两三个月,儿子去府城赶考,她这一房的家务就全压在红枣一个人身上。

打点儿子考试行装、日常孝敬老太爷、大老爷、操持端午节十三房人的分例节礼、办流水席、修整明霞院房屋,这一桩桩一件件都亏她办得下来。

如此她方能踏实待在京师。

尚儿媳妇简直就是她的左膀右臂——她这个儿媳妇实在是娶着了。

“媳妇在家有啥辛苦,”红枣谦虚笑道:“倒是娘旅途奔波才叫辛苦!”

云氏看红枣不居功自是愈加高兴,放手前拍拍红枣的肩道:“听说这回你爹也中了秀才,似这么大的喜事,我和你爹在京城也不能过去叨杯喜酒实在遗憾。”

红枣道:“娘,您和爹每回都对我娘家这样客气,这回又送了这样的大礼,我爹娘让我跟您和爹道生受,可千万不敢再这样了!”

闻言葛氏、姜氏等人的脸色不约而同都露出艳羡。虽然没有亲见,但都听男人说过这回谢子安贺亲家李满囤中秀才的贺礼是整块翡翠雕的翠竹笔筒,市面近值两百两——是当年贺他们中秀才贺礼的三四倍。

寒暄后进五福院给老太爷请安。云氏看老太爷精神挺好,样貌与离家前没啥两样,心中自是高兴——她男人官做得极顺,儿子也是前途光明,现唯一的心思就是巴望着家里这几个长辈活得长长久久,不叫男人和儿子丁忧。

饭后谢知道以云氏才刚家来万事不济为由领谢奕去他书房歇晌。

红枣和谢尚则陪送云氏回到明霞院。

久别归来,云氏进院看到院内房屋整洁,墙壁房柱都是新粉新刷;花木修剪齐整,入目所及地面不见一点青苔杂草,空中更不见蚊虫飞舞;廊下新挂的遮阳竹帘颜色青翠,被日光一蒸还散发着竹子清香;几笼黄鹂娇凤为人转移到日头已转过去的正房廊下正蹦跳得欢快;正房前两棵石榴树花果繁茂,红火得跟两个超大号红灯笼一般喜气洋洋。

看到院里的一切都和先前在家时一样,云氏心中感念,看红枣不觉愈加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