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2/3页)

羽青鸾满脸无语地看着裴曦,很想问他的花样怎么这么多。

之前,南疆大军的军队是按照兵种编,步兵、盾兵、弩兵,步兵又由长矛兵、刀盾兵混编,如今竟然还要又将整个编好的大军再分成至少三支?这三支又要怎么拆分整编?

大军都已经拔营眼看就要出发了,他跟她说大军需要重新整编,且言之有理。

战事不能马虎,裴曦提出更好的方案,羽青鸾立即采用。她当即召集军中的大将、副将,让他们先把自己撒出去的探子召回来,清查回营的探子中有没有混进奸细,再根据裴曦的提议,把大军行进调整为先锋、中军、后卫,将原本的重盾兵一分为二,留三分之一垫后。

先锋军走在最前头,是最危险的,也是最容易出战功的。

羽青鸾有心历练麾下将领,前锋、后卫都将领军三千人的副将担任,轮流来。开路、探查情敌、沿途情况的任务都交给先锋军去办。

王帐中的大将军、副将们听到南疆王临出发前下达的命令,都不由得悄悄地看了眼旁边单手托着下巴琢磨事情的曦公,都在猜测肯定又是他献策,然后恭恭敬敬地领命出了大帐,按照南疆王的命令军行,出发。

……

裴曦有点感慨的就是骑兵太少了,不然派骑兵当先锋那效果杠杠的。

大凤朝总共有将近三万匹马,但公侯们众多,每家分上二三十匹,两万多匹马分出去了,以前只有天子能组建得起骑兵。南疆从承泰天子那得了不少马,羽飞凤亲征南疆又送了批快递过来,再加上他们打下不少公侯府,又得了些,马匹看起来不少。可孙密千里奔袭打游击,折损了不少战马。南疆后来打下的封地得来的马,只勉强把那缺补上。裴曦建军驿,真是掏了老底,只给羽青鸾留了两千骑兵。

这两千骑兵从头到脚都写着“金贵”两个字,如果拿去打仗,折损一匹都得让人心肝儿疼,平时就是给他、羽青鸾和羽九玄充牌面糊BUFF用。

马的繁殖慢,通常要养到五年以上才能用来繁殖,一胎要怀十一个月,还不能年年怀,得休养。马挑饲料,要天天遛,需要肥沃的草场,吃得还多,养一个骑兵,连人带马,比养十个玄甲军都费钱。

裴曦想想就算了,要是能够打回京城,那边有茫茫无尽头的大草原,说不定才能想想多养骑兵的事。

他颠颠地跟着老婆一起出发,继续打酱油,不时看看羽青鸾的眼睛。她没休息好,眼袋都出来了。如今已经是夏季,太阳很晒,熬夜加不注意防晒,再美的盛世美颜也架不住这样祸害。他想给羽青鸾戴顶遮阳帽,又有点损害南疆王的威风。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曦公爱美,他又不要威风的,爱怎么遮阳怎么遮,敷面膜都敷得理直气壮,羽青鸾不一样,她是王,得有威仪。

羽青鸾觉察到裴曦的视线,不时地侧头看去,终究没忍住,说:“有事便说。”

裴曦忍无可忍,把遮阳挡风的帏帽扣到她的头上,连阳光带风沙一起挡住,顿时舒服了。

羽青鸾无语,隔着轻纱看他一眼,默许了。

……

太城,陈纬则没那么舒服了。

他带着八万大军埋伏在太城,想着即使南疆王去到啸城,那也能俘虏到两三个大将,拿下南疆两至三万玄甲军。他没想到,他们等到天黑南疆大军都没来,探子一波波地派出去,只回来几个,告诉他,没见到南疆大军。

半夜,有探子身中数箭吊着口气跑回来,只说出句:“孙茂、孙密带着新招收的玄甲军往太城来了。”

孙茂那厮就够难缠的,孙密可是南疆十二门郎将之一,两千骑兵数千里奔袭如入无人之境,劫掠的公侯府一个巴掌都数不过来,他带着玄甲军来了!

陈纬知道肯定是诈降的计策被识破了。

南疆大军没来太城,那就是先去了啸城。

啸城怕是有很大的麻烦了,很可能守不住。

太城跟啸城,便如左膀右臂,互为依靠。

他这时候面临两个选择,一,驰援啸城,保下啸城,但很可能赶不及。南疆既然识破了计策,必然是要先拿啸城,再拿太城。孙茂、孙密肯定是算好时间再过来的。二,如果啸城已经失守,南疆王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太城,他这边也很危急。

陈纬赶紧派人出去打听太城方向的消息。

同来的三个武侯以及各封地领兵的贵族们等到夜深才回去休息,都留了人手等消息。他们在陈纬收到孙茂、孙密的消息时,也都知道了,连觉都不睡了,纷纷起床,齐齐聚集在武侯府大厅议事。

他们刚聚齐,啸城方向来报信的人到了,带来了一个消息:南疆大军在矮脚山上驾弩,箭雨倾城,啸城全军覆没。他们还挖火坑焚烧啸城大军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