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2/3页)

就这一会儿功夫,章皇后打量着明檀的背影,心下是越发满意。

这些小姑娘大多都是头回入宫,家中虽然教足了规矩,然皇城之威,极少有人不惧。心中有惧,就难免畏手畏脚,局促小气。

一路瞧了这么多姑娘,惟眼下这位举止最为端方,一行一进都从容雅致,很是赏心悦目。

稍许,内侍回了暖阁,躬身答话:“回陛下,回娘娘,此一行为靖安侯夫人,靖安侯府四小姐,还有寄居在靖安侯府的、沈小将军的妹妹。”

“沈玉的妹妹?”成康帝挑眉。

内侍忙答:“沈小将军的妹妹是着织金羽缎斗篷那位,着银狐满绣斗篷的那位——是靖安侯府四小姐。”

靖安侯府,这门第还算般配。章皇后正想到这儿,内侍又补充道:“靖安侯府四小姐,已与令国公世子定有婚约。”

“已有婚约?”章皇后顿了顿,“这可真是……”

令国公府乃大显老牌勋贵,她也不好将“可惜”二字挂在嘴边,只不过面上不无遗憾。

成康帝见状,随意描补了句:“已有婚约,倒不好拆人姻缘。”

他话里透着惋惜,心下却不以为然,当他听到“靖安侯府”之时,就已将这位侯府四小姐排除在外。

稍顿片刻,他还指了指远处已然模糊的背影:“朕瞧着沈玉的妹妹也很是不错,沈家身份低了些,不过做个侧妃也还使得。”

章皇后对择选妾室并无兴趣,垂眸整了整袖口,没应这声。

成康帝又转头问:“阿绪,你觉得如何?你不是对那沈玉颇为赏识么?”

“不如何。”

“陛下若觉得不错,不妨纳入后宫。”

这道声音不高不低,压了几分淡淡不耐。

周围内侍不知怎的,听得心惊腿软,暖阁内明明烧着地龙,大家却不由自主发着抖,低低地埋着脑袋。

-

暖阁发生的一切,赴宴官眷一无所知。入了雍园,众人被领往长明殿,依次列席。

靖安侯府的席位正好挨着长明殿的殿门,再往后的,便只能在殿外吹冷风了。

沈画随着裴氏入座,心下却有些不解。

她来京半载,深知靖安侯府门第显赫,在京中有不俗地位,可为何今日宫中设宴,位置却如此之远?

沈画不解,明檀却清楚得很。

上京这种显贵云集之地,一个侯爵其实当不得什么,靖安侯府如今这般鲜花着锦,多半还是因为,她父亲靖安侯乃手握实权、戍守边关的封疆大吏。

宫宴列席以爵为先,排在他们侯府上头的国公府就有十数家,再算上皇族宗室,能在殿内列席已是格外优待。

此刻长明殿内人多却静,明檀落座后,似不经意般往前头令国公府的位置扫了一眼。

不扫还好,这一眼扫完,她心中又是无名火起。

令国公府这是以为无人知其丑事还是不把她明家阿檀放在眼里,竟堂而皇之将那有了首尾的表妹带了过来!她们以为这是什么场合,是想着带人过来在她面前混个眼熟以后好和睦相处共侍一夫吗?!

裴氏察觉明檀神色有异,轻唤了声:“阿檀,怎么了?”

令国公府所瞒之事裴氏还不知晓,明檀收回目光,勉强应了声“无事”,又强迫自己压下心火,规矩端坐,再未多望分毫。

令国公府那边先前无人察觉明檀视线,这会儿发现靖安侯府女眷已到,都忍不住远远打量过来。

令国公夫人也在这打量之列,且边打量边有几分自得。

明家阿檀在上京闺秀中素有一等一的好名声,家世相貌、规矩琴艺,样样拔尖。性子也是宜动宜静,既能讨夫婿喜欢,又端得住大场面,很是难得。幸而这亲定得早,不然必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了。

令国公夫人对这门亲事可以说是一百二十个满意,只是她那不省心的儿子——

想到这,她往后瞥了眼,刚巧又瞥见女子娇娇怯怯地扶了扶茶碗,心中不由得叹:虽是自家外甥女,可上不得台面的,终究是上不得台面。

也不知此事还能瞒上多久,靖安侯任期已满,回京述职之时,两家婚事便要提上日程。若想顺顺当当将明家阿檀娶进门,这事儿她还得早做打算。

殿内众人各怀心思,摆在明面上的却是如出一辙的恭谨安静。

这份安静一直持续到前头内侍尖着嗓音喊:“皇后娘娘驾到——”

众人才敛下心思起身,朝着皇后的方向齐行跪礼:“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起。”章皇后的声音颇为温和,似还含了三分笑意,“今儿上元,请诸位入宫不过是想热闹热闹,大家坐,不必拘礼。”

话是这般说着,可真敢不拘礼一屁股坐下的人还没能活着进这长明殿,众人齐齐福身应了声“是”,才规矩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