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杠精继子(二十四)(第4/4页)

邵瑜止住了弟弟的话头,说道:“你姐姐只是一时糊涂,过一段时间就好了。”

话虽这么说,但邵璟过一段时间却发现这个姐姐越发糊涂。

邵如玉刺杀失败,只觉得邵瑜哪怕再看重她这个妹妹,经了这样的事,也不会再原谅她,邵如玉没有想着如何去求得邵瑜的原谅,反而在四皇子的鼓动下,打算一条道走到黑。

原本打算关照姐姐的邵璟,在收到数封姐姐挑拨的信件之后,对比一直待自己至诚至信的大哥,他心中对邵如玉越发失望起来。

等到冬季到来之时,淮王终于纠结了一支军队,准备直接攻进京城。

只是在第一站,淮王就遭到了殊死抵抗。

甚至还没等他如何鼓舞士气,就发现自己军营中不少底层士兵,已经有了要倒戈的意图。

邵瑜办的报纸,早就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如同烈火燎燃之势头一般传遍整个晋国,虽然读书人不多,但这报纸上的内容,依旧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进了老百姓的耳朵里。

苏荏也没想到,自己自负文采斐然,到头来被更多人记住的,不是他那些传世名篇,而是这些朗朗上口的,写给老百姓听得歌谣、打油诗和顺口溜。

这些歌谣中,所描绘的全都是如今京师,以及京师周边的场景。

邵瑜靠着武力,在京师镇压那些反抗者,他用一种非常蛮横的方式,推行着自己的改革政策,这改革政策对于上层得利者来说,就如同噩梦一般,但对于底层的老百姓,却像是还没有睡醒时做的一个美梦。

歌谣中的场景,是全天下老百姓心中都向往的场景,因而哪怕这些淮王的兵卒,没有见到那样的场景,心中也升起了同样的渴望。

特别是当淮王的军队,在第一座被攻打的城池遭遇严重抵抗的时候,这种情绪被传染得格外厉害。

因为这座城池,才刚开始推行新政策三天,就已经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改变,那些底层士兵,心中便越发升起无尽的渴望。

他们愿意保家卫国,但不愿意对着自己的同胞动手,他们家中也有父母兄弟,也希望亲人能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只是第一站,便已经这般艰难,等到朝廷下拨了部分神机营兵力过来支援,淮王的军队溃败得越发厉害,甚至还被邵瑜的军队追着打。

淮王哪怕英雄盖世,到底敌不过时也命也,他起事不成,反倒连自己的大本营也丢了,只能带着部下匆忙投靠北齐。

只是他投了北齐之后,便彻底成了晋朝的罪人,京中那些原本暗自支持淮王的权贵们,立时也不敢再为淮王发声了。

来年春天,北齐当真挥兵南下,只是这一次,他们遇到的是早有准备的晋朝军队,本就以逸待劳,外加上神机营的秘密武器,北齐军队立时便被打的抱头鼠窜。

邵侯爷本就是主战派,他知道北齐人的德行,有着亲儿子在背后支撑,邵侯爷当即带着人马,反过来打向北齐。

三年后,北齐全部国土沦陷。

邵侯爷功德圆满,但却在班师回朝之时,遭遇北齐数死士搏命一击,被人在混乱中射中一箭。

那箭上淬了剧毒,哪怕有所有军医全力抢救,邵侯爷回到京师时,依旧只有一具灵柩。

邵瑜心情复杂,他知道邵侯爷为人忠勇,虽然被自己胁迫着谋反,但心下到底还是不愿意的,他心中依旧惦记着晋朝的皇族,不愿意当乱臣贼子。

邵侯爷死后,邵瑜也觉得将上下朝臣洗的差不多了,便直接黄袍加身登上了皇位,

倒不是邵瑜贪图一个皇位,而是有些事,如果不处在那样的位置,压根没有立场去那样行事。

邵瑜知道邵侯爷心中所愿,也没有给他追封一个皇帝的名号,而是依旧让他当着他的晋朝臣子。

因而新朝太庙之上,邵侯爷依旧是平南侯。

此事也被后世人称为“一生晋臣入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