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第3/4页)

能说动他的门人背主,自立门户成为万岁爷的棋子,连累的他都身不由己,胤禩确实是出乎他意料的能干。

胤禩脸色不变,还是温和从容地笑着:“大哥说笑了,弟弟……也不过是为了叫额娘过得更自在一些。”

说完他也多了几分落寞:“大哥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和额娘过去过得什么日子你也知道……若是我替皇阿玛分忧解愁,能换我额娘一世安稳,我没什么不能做的。”

“既然你都这么说,那也没别的话,喝酒吧。”胤褆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他知道胤禩是暗示,不管什么后果胤禩自个儿都接下了,只要良妃能过得好。

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还能亲兄热弟地喝上一顿大酒,也算是全了兄弟情意,以后互相捅刀子的时候,才没有那么愧疚。

四爷这边跟恒亲王胤祺坐在一块儿,看着自家弟弟带着胤俄和胤祯,还有叫胤祯挎着脖子走不开的胤祥,四个人一杯接一杯喝,二人反倒是慢悠悠喝着。

“我瞧着老十四倒是懂事儿些了。”胤祺冲着四爷笑道。

四爷面色淡淡的:“若真是懂事儿,就不会叫老九拉过去了。”

胤祺噎了一下,随即脸色有几分苦闷地干了杯中酒:“他就是不愿意跟我这个亲哥哥亲近,我额娘本来就瞧不上我,好歹过去还管着老九,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他就是非得拿别人当亲哥,我也没法子。”

就因为这个,宜妃老是骂他没出息,管不住老九,可他自小跟在太后身边长大,除了身子骨好一些

,脑子转得确实没有老九快,不被亲弟弟气死就是好事儿,哪儿能管得住他呢。

“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你护好了自个儿最重要,将来……总是个依靠。”四爷意有所指地提醒道。

他现在不管胤祯,不单单是因为胤祯叫德妃给宠坏了,也是因为万岁爷放纵了这个局面。

与其老老实实谨慎着惹得万岁爷多想,倒不如就叫他去做想做的事儿,到底他作为兄长,只要胤祯不把天捅个漏子,他还是能护着的。

这也就是身为皇帝的儿子才有的好处,皇阿玛总不至于要自己的儿子去死,可若是换了皇帝……四爷扫了一个人沉着脸喝酒的太子,心里叹了口气,只怕将来活得就要艰难些。

等胤祺喝多了过去找自家弟弟唠叨的时候,四爷提着酒壶去了太子那里。

“臣弟敬太子一杯。”

太子抬起眼皮子,见是四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雍亲王……不错,坐吧。”

“臣弟刚刚看二哥喝的太快,小心醉酒伤身。”四爷叫人给太子换了小一些的酒盅。

太子无所谓地拿酒壶往口中灌酒:“今朝有酒今朝醉,老四你就总是顾虑太多,这点叫人不喜。”

四爷点点头:“从小就这样,改不了了,都是二哥带出来的。”

太子手上动作顿了一下,指着四爷笑骂:“我是替皇阿玛带了你一阵子,你那时候就板整得像个小老头,可别赖到我身上。”

四爷垂着眸子喝酒:“二哥小时候习惯强迫自己把每一件事情做好,还喜欢分析各种可能性,然后根据每一种可能做出应对,我是受二哥影响才会想太多的。”

太子:“……”

“你这是赖上我了?”宫宴时间过去大半,太子终于露出了一个真切的笑来,“行,不要脸这个劲儿像我。”

“明年……要登泰山祀东岳了。”四爷带着浅笑,目视前方好像自言自语一般,“皇阿玛要南巡,定不会自己去的。”

太子脸上的表情又淡了下来,继续往嘴里灌酒:“你们一个个的都是亲王,也有资格代祀了,你和老三不是也去过孔庙了么。”

康熙三十二年的时候,当时还是贝勒的诚亲王便和四爷一起代替万岁爷前去曲阜祭祀过刚刚

建成的孔庙,这事儿当时还叫朝臣议论了好一阵子。

四爷脸上依然挂着浅笑:“孔庙和泰山不一样,登顶之事,皇上和储君总归是名正言顺,再说臣弟也想携美下江南去看看呢。”

太子又笑了出来,朝着乌拉那拉氏那边草草打量了一眼,眼神中的复杂都被他压在了眸底,眸中倒是多出了些兴味来:“孤可听人说,过去你一直宠着那位灵毓侧福晋,今年才开始淡下来。怎么着,是府里又进了美人儿?”

四爷抬起头看了太子一眼:“二哥说笑了,臣弟府里并不曾进人。”

太子唇角的笑慢慢就变了味道,他叹了口气,拍了拍四爷的肩膀:“你比孤聪明,可惜……”

可惜他没有机会学四弟那般小心谨慎再来一回,即便人生重来,他也坐不成四弟,他就是他,永远也变不了了。

四弟这样也没什么不好,见着他独坐怕他寂寞,还会过来陪他,也不枉他小时候带老四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