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决断(第3/4页)

“杜舍人果真下定决心了?圣人和太子能保你一时,保不了你一世,且不说狡兔死走狗烹,历朝历代,有几个像杜舍人这样的臣子能得善终?”

杜思南嘴角一勾,混不在意:“商鞅虽然惨遭五马分尸,到底还是变法成功,名留青史,郑侍郎,你我所求不同,子安知鱼之乐?”

郑景笑了笑,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问:“杜舍人不愿娶世家女,和七公主有关吗?”

杜思南神情一僵。

郑景笑着道:“杜舍人自负才华,偏偏出身微寒,从前在南楚时曾当众立下誓言,非世家女不娶,所以才汲汲营营,誓要出人头地,京中世家愿以嫡出女郎下嫁,你为什么拒绝?”

杜思南脸色沉了下来,冷冷地瞥郑景一眼,反唇相讥:“郑侍郎乃名门子弟,出身高贵,前途无量,至今还未婚娶,府中只有妾侍,中馈都由令堂姐照管,郑侍郎又为何不娶妻呢?”

郑景脸上的笑容一点一点褪尽。

两人相对无言。

郑景转过身,望着庭前郁郁葱葱的石榴树,负手而立,轻声道:“我见过七公主那样的女郎,又亲自送她远嫁……”

她一身花钗礼衣,在文武群臣的目送中登上马车。

这辈子,郑景再也忘不了那道娇弱纤瘦的背影。

他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七公主的,当时并不觉得有多么刻骨铭心,只是少年人的爱慕憧憬。七公主远嫁以后,他以为这份感情会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淡去,结果却相反,那份遗憾不仅没有淡去,相反在他心底刻下深深的印迹,留下一道疮疤,总在不经意间突然隐隐作痛。

像窖藏的老酒,年华越久,越来越醇厚。

郑景的话只说了一半,不过杜思南能听懂他的未尽之语。

“我杜某出身微贱……配不上世家女郎。”

杜思南沉默了半晌,悠悠地道。

两人一时无言。

站了一会儿,郑景走下台阶,看一眼左右,压低声音:“魏明不见了。”

杜思南眼皮跳了一下。

郑景平静地道:“下手的人是卫国公。”

“李仲虔?他不是去河陇了?”

郑景道:“卫国公知道东宫加强了戒备,回京的时候没有立时发难,人是前几天不见的,动手的人是卫国公留下的人手。”

杜思南若有所思,道:“卫国公现在只想早点寻回七公主,让她不至于埋骨他乡……等卫国公回来……”

李仲虔会亲手杀了魏明。

然后呢?

他想杀的人绝不止一个魏明。

两人并肩走出长廊,气氛有些凝滞,郑景忽然岔开话题:“杜舍人以后是不是会投效东宫?”

杜思南瞳孔微微一缩,抬起头,怒视郑景。

郑景脸色如常。

两人对视了片刻,杜思南勾唇冷笑:“我曾被太子怀疑,魏明那厮更是三番两次加害于我,我和东宫之间已有裂痕。”

郑景眯了眯眼睛。

杜思南冷哼一声,道:“郑侍郎知道我的名声,为了出人头地,我可以不择手段,只有等我在朝中站稳脚跟了,才有和人谈判的底气。”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照不宣。

他们都是利益至上的人,冷静理智,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爬到权力的顶峰。

因此,即使愤怒于李德让七公主和亲,他们依然为了权势跻身朝堂,为功名利禄奔波。

七公主的远嫁让他们明白,唯有掌握权柄,才能保护自己在意的人。

在那之前,他们不在乎效忠于谁,也不在乎合作的人是什么出身。

至于他们两人会不会成为敌人,那是以后的事。

至少,在李仲虔回来之前,他们利益一致。

……

李玄贞向李德禀报杜思南的计策,其实这些计划早已经暗中实施,现在他们需要做出一个决定:是否攻打西蜀?

李德怕北戎掉头南征,认为可以再等等。

李玄贞道:“海都阿陵当初久攻不下,果断撤兵,就是因为他们的主要兵力集中在西域北道,粮草军备供应不足,现在南楚刚刚易储,还贬谪了几位大将,一时之间无法调兵谴将,我们许以好处,他们肯定袖手旁观,现在正是我们攻打西蜀的好时机,假如一拖再拖,等北戎掉头东征,我们腹背受敌,怎么抵抗?”

李德仍然犹豫不决。

李玄贞站起身,道:“臣愿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若不能攻克成都府,任凭圣上处置。”

李德皱眉,抬眸,视线落到李玄贞脸上。

他这个月一直在外征战,回到长安就为攻打西蜀四处奔走,人瘦了很多,看起来有些憔悴,一双凤眸却灼灼生光,像两簇熊熊燃烧的火焰。

李德叹口气。

朱绿芸失去踪影,他就疯成这样了?

这个儿子是自己看着长大的……李德权衡一番,示意太监铺纸磨墨,撰写发兵的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