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3页)

就算冲喜成功,穆王怕是也沾不到便宜,那圣旨上可说的清清楚楚,因虞三姑娘年幼,刚刚十三岁,来日虞三姑娘恢复健康,丞相要接虞三姑娘回府抚养,及笄后再行大礼正式嫁给穆王。话说的好听,百姓们都觉得这是丞相心底看不上穆王,只待利用完穆王,便等着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悔婚,另替备受丞相宠爱的虞三姑娘挑门好婚。

不仅百姓们这么猜,大臣以及太子等皇子也这么猜。

丞相真奸猾,竟哄得景隆帝立下这种灭皇家威严的赐婚圣旨。

因为虞鸾珠的婚事,虞护又多了一桩可以列为奸臣的证据。

虞护哪管旁人议论,他一心三用,一边坐在政事堂批阅各地送上来的折子,一边派人督促穆王府尽快做好迎接王妃的准备,一边分心留意自家送小孙女去穆王府的种种筹备工作。

紧锣密鼓的一个白天,黄昏吉时一道,昏迷不醒的虞鸾珠便被祖父虞护、父亲虞世卿、哥哥虞询亲自送嫁到了穆王府。

穆王尚未归京,他也没有妻妾,王府大小事务全由总管太监赵恭良做主。

赵恭良非常不满昏君要王爷给虞家三姑娘冲喜的这个安排,王爷都不知道这事呢虞家便把人强送了过来,把王爷当什么?

可昏君已经赐婚了,虞护又独断专行,赵恭良只能忍气吞声。

在虞家胡总管的监督下,赵恭良将王爷住所留给未来王妃的后院收拾了出来,这边王府被迫张灯结彩,那边虞家奴仆有条不紊地将虞三姑娘的物件一一搬进后院,最后虞三姑娘本尊进门时,她戴着红盖头趴在父亲虞世卿的背上,赵恭良连个下巴尖都没见到。

虞鸾珠所在的后院,除了她身边的四个大丫鬟寸步不离地伺候,虞护还安排了一队女卫,防的是穆王回来后不满这门婚事过来打扰孙女养病,亦或是穆王见孙女貌美动了色心,想对小小年纪的孙女下手。

为了这个孙女,虞护真是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王妃的院子被虞家的下人严防死守,把穆王府真正的主人当贼一样看待,不仅赵恭良气愤,穆王府其他受过楚寰恩惠的家仆也都在为王爷抱不平,忌惮丞相的权势才不敢宣之于口,但这些下人无一例外地都默默希望那位所谓的王妃千万别好过来,免得将来丞相为了退婚,找借口往王爷身上泼脏水。

没人相信丞相准备真心把穆王当孙女婿看。

可惜事与愿违,像前世一样,在家人为她择夫冲喜的第三天,虞鸾珠醒了。

钱氏与四位太医一直住在穆王府,钱氏更是日夜不离女儿左右,女儿一动,钱氏便发现了。

“太医,太医!”

钱氏热泪盈眶,一边抓着女儿的小手亲吻,一边叫太医快进来。

这一幕虞鸾珠似曾相识。

她意识混沌,待太医宣布她已经脱离险境继续调理月余便可恢复的时候,看着喜极而泣的母亲,虞鸾珠终于恢复了昏迷前的所有记忆。

看来,她真的回来了。

***

虞鸾珠又休养了半日,才终于有力气说话。

这半日虞鸾珠已经了解了情况,祖父顺从她的意思,选了穆王为她冲喜,现在她是穆王妃了。

“鸾儿,你告诉娘,你为何会选穆王殿下?”钱氏拉着女儿消瘦的小手,好奇问道。

母亲一问,虞鸾珠脑海里便浮现出她躲在马车里看到的那一幕。

那日谢怀仪进入那栋小宅时是一个仆人开的门,但谢怀仪出来的时候,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妇人送的他。谢怀仪身形修长,小妇人仰着美丽的脸庞与他说话,她依依不舍,目光缠绵地凝望谢怀仪,谢怀仪神色复杂,似乎想留又顾忌什么。

两人之间,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连,像是一对儿被强行拆散过的鸳鸯,如今久别重逢,他们彼此仍然深深吸引。

虞鸾珠受不了谢怀仪看蓝小姐的眼神,也许被她发现时两人之间的确还清清白白,但谢怀仪的心有一部分留在了蓝小姐身上,两人旧情复燃是迟早的事。

冲动也好,赌气也好,虞鸾珠就是不想再嫁谢怀仪了。

这么复杂的理由无法向母亲解释,虞鸾珠声音微弱朝母亲撒了一个小谎:“殿下身份尊贵,女儿想当王妃。”

钱氏惋惜道:“王妃是好,可殿下的脸——鸾儿,你祖父说了,如果你醒来后悔这门婚事,他会安排你与殿下退婚,之后无论你想嫁谁,你祖父都会帮你达成心愿。”

这确实是祖父能说出来的话。

虞鸾珠感激祖父对她的疼爱,可她不能忘恩负义。

前世谢怀仪救了她的命,虞鸾珠康复后,她一心一意地给谢怀仪做妻子,祖父也悉心栽培谢怀仪,让谢怀仪青云直上仕途顺利,虞鸾珠算是偿还了谢怀仪的救命之恩。这辈子换成穆王殿下救了她,那除非穆王殿下有意悔婚,否则虞鸾珠绝不做背信弃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