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38)(第3/5页)

他们才是真倒霉!

钱明封看着眼前的几个徽州盐商,背过身去深深的吸了口气,这群人不似赵老四那么衷心,他之所以将他们找来,是因为林如海这两年整顿扬州盐政,赵老四除了应付太子那边,已经没有多余的银子给甄妃了,他这才想要从徽州那边找机会。

可他还没将他们发展出来呢,赵老四就死了。

钱明封压抑着心里的怒火,转过头来说道:“是本官的不是,竟然迁怒了你们,这件事本就与你们无关,本官让人略备了薄酒,就当本官与你们赔个不是。”

徽州盐商们本意也不是和钱明封撕破脸皮,这会儿钱明封服了软,自然就这台阶下坡了。

只是心里怎么想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晚间的席面自然是让韩三龚们满意的,一时间宾主尽欢,倒显得很是快活。

后院里,严氏用温水服下了药丸子,这些日子的调养,她已经好多了,脸色也好了些。

苏菀儿手里端着碗,扬着声音喊道:“太太,快喝参汤吧,这可是舅姥爷特意从岭南给你寻来的好参。”话音落下,就传来喝汤的声音。

还有严氏那虚弱的声音:“这参汤日日喝也不见身子好,倒不如停了,听天由命的好。”

“奶奶这说的什么话,老爷可是日日关照,千万别误了奶奶的参汤,老婆子也是一日不敢忘,亲自去盯着呢。”帐子外的孙嬷嬷连忙扬声说道,话里话外说着钱明封的好话。

苏菀儿也跟着孙嬷嬷后面劝:“是啊,太太,老爷对太太的心,我们都看在眼里呢。”

“你也是个促狭的。”

严氏带着笑意的声音传来,紧接着,又传来喝汤的声音。

孙嬷嬷在外面听见严氏喝了汤,顿时笑开了花,只是心里却很是不屑,她是王氏的心腹,自然知道老爷和小王氏的关系。

很快,苏菀儿从里面端着空碗出来了。

孙嬷嬷这才拿过碗:“老太太那里还有事,我就不多留了,苏姨娘你多陪陪奶奶。”

“欸。”

苏菀儿脆生生的应了。

等孙嬷嬷走了,苏菀儿才急匆匆的回了帐子里,将刚刚倒在夜壶里的参汤给端了出来,走到厕间,倒入了马桶里,然后又拎着夜壶回了帐子里,将夜壶放回了床下。

做完这一切的苏菀儿扶住胸口,心脏在砰砰砰的跳着。

“莫怕,那厮如今对我也算放心了。”

严氏这般说着,嘴角噙着一抹冷笑,她卧床十多年,起初也以为钱明封是个好的,只是后来钱明封到扬州做知府,将王氏与小王氏都接过来了,虽说在她面前还恪守着叔嫂之礼,可她多敏锐啊,一下子便瞧出了他们之间的苟且来。

她也愤怒过,伤心过,可终究,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她容忍了。

可等她发现钱明封想要将她的三个儿子养废时,她忍不住了,先是找了父亲以前的几个学生,带走了两个小儿子,只留着大儿子在身边,还时常让大儿子去找严斐,让严斐教导他。

现在三个儿子离家,只剩下钱明月一人在家中陪伴她。

她知晓,钱明封有心将钱明月送进皇子府,至于是几皇子,她到现在还没能查探清楚。

用完晚膳,钱明封来了。

严氏靠在枕头上,眯着眼睛一副精神不济的模样,看着钱明封表演深情,等他握住自己手的时候,严氏不知用了多大的力气,才忍耐住没去拂开他的手。

“夫人,你可得好好保重身子才行。”钱明封伸手去捋严氏的发丝,眼中染上痴迷。

哪怕病入膏肓,瘦骨嶙峋,这样的严氏还是美的。

哪怕过了这么些年,钱明封每次看见严氏时,还是会为这样美丽的她而心动。

“睡吧,好好养身子。”

钱明封给严氏掖了掖被角,起身离开后径直进了小王氏的院子,不多时,小王氏的院子里传来哭嚎声,钱沁月站在门外,双手环抱着自己瑟瑟发抖,里面钱明封还在怒吼:“你居然给她用粗瓷的碗,我给你管家权,你居然如此慢待她,你忘了我和你怎么说的了?”

这边的钱府里鸡飞狗跳,另一边的林府里却是一片温馨。

林如海做了件大事,心情可见的变好,他本就是温和的人,如今更是耐心十足。

这会儿他正在给司蛮肚子里的孩子读书,读的还是史记,司蛮本以为林如海会读四书五经之类的,如今看来,林如海的野心似乎有些大了。

等读完了一篇文章,林如海将史记收了起来,自己下床给自己倒了杯茶,几口喝完后,又给司蛮倒了一杯递过来。

“过几日是我母亲的几日,我准备去白马寺为母亲点盏长明灯。”林如海看着司蛮喝完了水,将水杯放回了桌上,才又爬上了床,坐在司蛮身后,将她拢入怀里。